無痛存退休金!定存該準備多少錢?怎麼存?
隨著醫學進步,現代人普遍愈來愈長壽,近幾年我國的國民平均壽命約80歲,然而你65歲就要依法屆齡退休,不再有工作收入,面臨平均15年以上的退休生活(80歲-65歲=15年),你是否已準備好足夠的退休金了呢?
退休金三層結構
目前全球主要國家對於退休金準備,普遍有三層結構或稱為三支柱的分類,分別是:社會退休金,職業(雇主+受雇者)退休金,個人退休金。
1、社會退休金:如果以退休金的三層金字塔結構來看,社會退休金是打底的最基本保障,例如勞保年金、國民年金,都是屬於強制性質的社會安全制度。
2、職業退休金:這是金字塔三層結構的中間層,由雇主與受雇者共同提撥,例如勞工退休金新制及舊制、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屬於強制性質的受僱者退休金制度。
3、個人退休金:這是金字塔三層結構的最上層,由個人自行提撥儲存,例如存款、股票、基金、商業保險等,屬於自願性質的理財準備。
本文介紹,你如果打算準備個人退休金時,務必要納入的工具之一:定存。
為什麼要準備定存?
你的薪資入帳時,通常都是存入你的活期儲蓄存款(以下簡稱活存)帳戶對吧?當累積到一定的金額時,你有動動手指,將這筆錢轉到定期儲蓄存款(以下簡稱定存)嗎?如果你沒有,請看以下的表格1,說明如後:
曾有讀者跟我回饋,她聽完我的演講後才驚覺:平常忙著工作,竟放任數百萬元在活儲帳戶閒置,平白錯過每年好幾萬元的定存利息差距,實在可惜!尤其如果你是雙薪家庭,兩夫妻都是高所得,例如家庭年收入400萬元,依據上表1,你們一年家庭收入的利息差距就高達約3.6萬元,這足夠你們買兩張台北東京的來回機票了。後來這位讀者就立即將她自己與先生的多數活存轉成定存,亡羊補牢,把握未來的利息。
應該準備多少放定存?
如果你打算用定存準備退休金,你要先有個概略的目標,才能知道你究竟需要存多少。第一步,你需要大概估算自己的每月生活費,再推算出年度生活費,例如打算一個月花費3萬元,等於一年需要36萬元。接下來的第二步,有三種思路:1、單純領利息,2、本金用到光,3、部分領利息,部分領本金。
1、單純領利息
如果你是打算本金完全不動用,單純用定存利息當成生活費來源,你需要存多少本金呢?以上表1的定存利率1.725%為例,若你需要每年36萬元,則本金就需要約2,087萬元。
公式如下:36萬元/0.01725=2,087萬元
這樣到你停止呼吸的那天,你的本金2087萬元都還在銀行戶頭裡面,會全部變成你的遺產留給家人,或者你也可以事前預立遺囑,部分或全部指定捐贈給你認同的公益團體組織,例如某流浪動物協會、或者某孤兒院。
2、本金用到光
第二種思路是,你不打算留本金給其他人,那你可以分批提領本金直到用完,這樣你就不需要準備這麼多的定存本金。例如假設你剛好活到國民平均壽命80歲,從65歲退休開始需要每年36萬元生活費,使用15年,那就是需要本金540萬元。
公式如下:36萬元*15年=540萬元
如果你健康維持得很好,覺得自己有很高機率活到90歲,那就要準備25年的生活費,則本金就需要900萬元(36萬元*25年=900萬元)。
3、部分領利息,部分領本金
第三種思路是介於上述兩者之間,你一部分的本金不動,單純提領利息,另外一部分的本金提領出來花用,則你需要準備的總本金就介於上述兩者之間,這是比較折衷的方案。
應該怎麼存?
一、10年內退休者
經過上述計算,你知道自己的目標之後,接下來就是該如何存的問題。如果你即將退休,或者距離退休不到10年,通常你手頭會有若干積蓄(存款),可能你的存款總額已經達到或者接近目標本金,這樣你只需要先將存款從活存轉到定存即可。但建議不要放一整筆,而是要分散成若干筆,例如每30萬元一筆定存,保持彈性方便解約提領。而如果你距離目標本金還有不足的,那就參考下一段的存款計畫,從下次領薪水開始按月提撥,期許在退休時能更接近目標。
二、10年以上才退休者
如果你距離退休還有10年以上,你有比較多的時間準備退休金,你可以編列每月存款計畫,例如每月存1萬元,1年可以存12萬元,假設你還有30年退休,如此持續30年就可以存360萬元的本金(12萬元*30年=360萬元)。假如這樣還是無法達到目標,那你就拉高每月存款金額,例如每月存2萬元,一年可以存24萬元,30年後就存了720萬元,依此類推。
總結
1.退休金有三層結構,分別是:社會退休金,職業(雇主+受雇者)退休金,個人退休金。前兩者是強制性質,後者是自願準備的。
2.用定存準備退休金,你需要估算自己的每月生活費,再推算出年度生活費,關於提領方式有三種思路:(1)單純領利息,(2)本金用到光,(3)部分領利息,部分領本金。
3.你可以編列每月存款計畫,例如每月存1萬元,1年存12萬元,如此持續30年就可以存360萬元的本金。或者每月存2萬元,30年後就存了720萬元,依此類推。
*聲明:上述存款利率僅係舉例,不保證利率永久固定不變,實際請依各銀行官網公告為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