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市場好壞照樣投資!理財顧問:我發現百萬富翁都有的4個共同習慣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陳宜伶 編譯

「財富自由」並非天方夜譚,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百萬富翁,這需要堅定的計劃和持之以恆的努力。

美國的一位理財規劃師,安娜·恩潔-康特(Anna N'Jie-Konte),深知其中的奧秘。

身為一名理財顧問,以及金融服務公司DaretoDreams的創辦人,恩潔-康特專注於幫助30到40歲、高收入又有創業精神的女性實現財務獨立。她希望讓這些女性大膽追夢,並為她們的家庭和社會帶來持久的影響。

她的團隊幫助客戶意識到,他們的夢想並非遙不可及。作為波多黎各與甘比亞在美國的第一代移民,她明白有色人種女性在實現財務獨立的過程並不輕鬆,因此她也致力,幫助成千上萬的有色人種女性成為百萬富翁。

賺錢容易守財難

在她的職業生涯中,恩潔-康特接觸到不少百萬富翁客戶,為他們管理財富。她不禁注意到,不論背景或年紀,這些百萬富翁運用時間的方式、優先考慮的事項,以及他們極力避免的狀況,都與一般人不太一樣。

她認為以下四個富翁的習慣,能解釋為什麼他們能夠累積、更能「守住」財富。

1. 專注在長期財務目標

百萬富翁會把眼光放遠,不會被市場每日的波動或是短期金錢誘惑影響。

財經新聞上往往都充滿著短期的金融焦點,像是公司季度盈餘、最新技術圖表預測,或是美國聯準會主席對市場的評論。

然而,大多數百萬富翁都知道,應該要忽略這些雜亂的短期消息,而專注在長期投資計劃或資產配置。這樣可以避免他們被情緒影響,而犯下錯誤的投資決定。

這種隨機的市場波動和跟風的「羊群行為」,或許短期能賺到錢,但長遠看來,可能會讓他們損失成千上萬美元。

因此,百萬富翁通常會準備一個長期的計劃,並且專注在這個計劃的日常決策中。

2. 制定計劃,然後存錢和投資

存錢、還債與投資——聽起來枯燥乏味,卻是一步步累積財富的基石。

這三個金錢習慣,是實現金錢富足最可靠方法。只要你能做到固定儲蓄、零欠債與定期投資,肯定量入為出,只要你每個月固定轉帳繳卡費,定期定額投資,就能朝著累積財富的目標邁進。

她成功的客戶,總是會先想好目標,需要多少存款與投資,才能在預期內實現。他們會有系統改變生活方式,讓生活的重心朝著目標前進。

恩潔-康特注意到,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你不需要特地為退休存錢,因為你的日常生活花費節儉,所以你大部分的收入都可以用於儲蓄和投資。

3. 無論市場好壞照樣投資

百萬富翁的其中一個秘密心法,就是他們通常會忽略暫時的市場波動,無論市場景氣好壞,他們都堅持投資。

他們會確定每個月或每一季需要存多少錢,進行多少投資,並設定銀行自動轉帳,或規劃定期定額買進,以維持他們的長期財務計劃。

把這些財務管理「自動化」,能確保他們的投資決策不受瞬間情緒的影響。這樣一來,就不會被「看看市場表現如何再決定」的心情,而中斷自己的財務計畫。

他們會事先計畫,並仔細執行,並且有效實現定期定額投資;這樣比選擇最佳時機進場來得好,還能分攤一筆單次交易的金額。

4. 對市場波動漠不關心

美國股神巴菲特在1990年的一封股東信中提到,波克夏·海瑟威的投資風格為:「近乎懶惰,仍然是我們投資風格的基石(Lethargy bordering on sloth remains the cornerstone of our investment style.)。」

雖然大家都知道進行短期的股市交易有風險,但從長期來看,股票的表現大多優於其他投資標的。然而,我們很難把個人情感與每日市場波動脫鉤,長期堅持投資。

2020年初的市場崩盤證明,當你專注於短期時,堅持投資變得更加困難。

不過她的百萬富翁客戶非常明白,他們能用財產來做什麼,並且知道他們投資的最終用途。這意味著,儘管他們也會因為市場崩盤感到憂慮,但通常不會驚慌失措,也能避免任何阻礙長期投資的改變。

事實上,在市場波動或修正時期,一般人之所以會頻繁查看投資組合,是因為沒有設定投資期限,或是沒有評估自己的風險胃納能力。

百萬富翁客戶充分體現出,他們能夠看到自己預先規劃,以及複利的績效成果。只要能堅持這四個習慣,人人都可實現財富自由的夢想。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DareToDreams

核稿編輯:吳和懋
責任編輯:林易萱

看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二度換腦擁抱電商、新人才,寵物公園止血登獲利王

堅持這5個理財原則,我的父母55歲提早退休

巴菲特的12個真正有效省錢生活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