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觀眾還是參展方,他們都說漫展越來越沒意思了

無論是觀眾還是參展方,他們都說漫展越來越沒意思了
無論是觀眾還是參展方,他們都說漫展越來越沒意思了

漫展已經成為了門“到此一遊”式的生意

無論是觀眾還是參展方,他們都說漫展越來越沒意思了
無論是觀眾還是參展方,他們都說漫展越來越沒意思了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超級假期”中,無論是北京、上海、廣州這些ACG產業發達的一線城市,還是武漢、成都、重慶這些在二次元領域的後起之秀,各式各樣的漫展顯然早已成為了不少ACG愛好者在這個假日中出行的首選項目之一。

這個假期中,ACGx實地走訪了多地舉辦的漫展活動,並與一些普通觀眾和從業者聊了聊。雖然近些年來參加漫展的商家以及觀眾人數在不斷增多,各漫展品牌的規模也越來越大,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些受訪者卻並沒有因此感到高興,反而卻向ACGx表達了自己對漫展未來發展的憂慮——無聊、同質化嚴重,已經成為了當前漫展發展過程中不可避開的個重要的關鍵詞,而導致這一切的關鍵卻是漫展在內容方面的缺乏。

從“聚會”成為一門套路化的“生意”

“說句實話,現在來漫展我都不知道能做什麼了,感覺每次都差不多。”在某一線城市所舉辦的大型漫展現場,一位普通漫展觀眾對ACGx這樣說道。

在這位觀眾的印像中,最初的漫展其實是不少ACG愛好者進行線下社交活動的重要場所。無論是在漫展場地周圍出現的各種cosplay,還是在漫展現場銷售的周邊產品,幾乎都充滿了所有漫展參與者對ACG文化的喜愛,以及這個亞文化小圈子所擁有的獨特狂熱氛圍。

然而隨著中國ACG產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圈外人士也參與到了漫展的現場活動中來,人流量、門票收入、場地租金這三個元素由此成為了一場漫展活動能否實現盈利的重要指標。為了能夠實現漫展最終的盈利,不少活動主辦方都紛紛採取了邀請嘉賓的形式來吸引人流量,甚至一些參展方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現場活動,以此來保證能夠順利完成自身的品牌推廣或者現場銷售任務。

但是,這樣略顯刻意的活動安排,卻讓很多普通觀眾感受到了漫展主辦方的“套路”以及“刻意”,漫展給人的印像變得越來越無聊也正是由此而來。

“比如一場為期5天的漫展,通常來說前2天人是最多的,後面3天人數就會一天比一天少,這是因為前2天很多攤位的貨是最足的,活動相對而言也比較多。”另外一位普通觀眾向ACGx打了一個簡單的比喻,“但是現在很多主辦方為了保證後面幾天的人流量,反而會將很多重要的活動、產品展示、簽售會等都往後推,目的就是盡量讓觀眾至少買2次入場的門票。”

雖然這樣做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門票复購率,參與漫展的人流量也因此能夠得以進一步平均化,但是在這位普通觀眾看來,這種過於套路化的漫展活動安排,卻也讓漫展喪失了原本擁有的那種“聚會式”的獨特氛圍。

“我現在雖然還是要來漫展,但往往也就像是上班打卡一樣買張票,逛一圈之後拍個照發朋友圈,然後就在漫展的一個角落裡與自己的小伙伴碰頭。”這位普通觀眾向ACGx補充道,現在的漫展給他個人的感覺就是不去覺得差點啥,去了又覺得自己比較傻缺心疼自己的票錢,而在漫展結束後與小伙伴的聚會、聚餐,才是他與小伙伴們在漫展當天活動的重頭戲。

無論是觀眾還是參展方,他們都說漫展越來越沒意思了
無論是觀眾還是參展方,他們都說漫展越來越沒意思了

過於同質化的漫展現場產品銷售

在全國各地舉辦的各大漫展中,周邊產品銷售區始終是人氣最旺的區域。某位專業跑展的攤主向ACGx表示,對於很多逛展的普通觀眾來說,如果來一次漫展不帶點啥紀念品,始終是一件奇怪的事,畢竟周圍的所有人都在買,是很容易讓人產生消費衝動的。

不過在這位攤主看來,近兩年來,在漫展上賺錢的難度卻是越來越難了。

“為漫展備貨其實是一門學問,東西帶少了錢要少賺,東西帶多了賣不完也很麻煩。像前幾年我們在成都、上海這些地方跑展,很多人都是見貨就買,生意好做得很,但是這兩年就不行了,原來一場漫展能賣出去200多件的單品,現在帶50-100件也就差不多了。”這位攤主說。

在他看來,漫展消費力之所以會出現這樣一種下降的趨勢,主要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在於以下兩點:

第一,現在購買動漫周邊的渠道越來越多,漫展上所銷售的產品早已失去了稀缺性,大家完全可以通過淘寶等網購渠道購買,很多人早已是見怪不怪的了;第二,由於在漫展現場銷售產品對流量的依賴特別大,所以很多商家往往都更傾向於將一些售價在50元以內的小商品作為銷售的主力,並將其以“福袋”的形式進行捆綁銷售,以此來尋求產品銷售速度的最大化。

由於爆款周邊產品始終是少數,它的出現往往與當季市場的流行風向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同一時間不同地區舉辦的漫展中,周邊銷售區所銷售的產品絕大部分都是來源於同一貨源,而這些漫展上的熱銷產品也往往是當季淘寶的爆款產品。

從一名攤主的角度來看,他認為將自己銷售的周邊產品全部原創化、獨家化其實很難做到。原創周邊意味著更多的開發和產品投入成本,倘若自己設計生產的某一款產品有幸成為爆款,那就勢必會帶來許多同行的跟風模仿,所謂的爆款優勢其實並不會存在太久,只有盡可能多地建立起相應的銷售渠道,包括在線下漫展與模仿者展開競爭,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你所創造出來的爆款優勢。

“雖然這樣做確實能夠在漫展上賺到錢……”這位攤主聳了聳肩,“但是壞處也很明顯,線上線下賣的東西都一樣,不光是逛展的客人們,連我們都感覺沒啥新鮮感了吶。”

無論是觀眾還是參展方,他們都說漫展越來越沒意思了
無論是觀眾還是參展方,他們都說漫展越來越沒意思了

內容仍然是最為缺乏的資源

在一場漫展中,除了逛展的觀眾和進行場販的攤主,還有一些參展方是來做品牌宣傳的。對於他們來說,能不能在漫展上賺錢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人能在現場活動中記住他們的公司品牌以及產品內容。

“你別看我朋友圈發的照片挺熱鬧,但這其實就是我們做活動送禮物的時候,場館裡有三分之二的人聚集到我們展台前的效果。至於其他時間嘛……喏,其實都是像現在這樣冷冷清清的。”一位在某漫展現場進行品牌推廣的參展方指了指四周,臉上的表情顯得有些嚴肅。

在他看來,無論是參展方還是主辦方,大家其實都知道漫展活動的人流量變化規律,但由於可能是場館規模過大,或者活動舉辦的時間太長,導致原本就有限的漫展內容被進一步地稀釋掉,讓整場活動看起來特別地“空”。

“我感覺現在的漫展已經變成了一樁生意,那麼我們到底應該用什麼內容去填充它,讓整個活動的過程變得更為緊湊、充實呢?”這位參展方告訴ACGx,現在在漫展現場,人數最多的還是舞台以及周邊銷售區域。作為以品牌推廣為主的參展方,他們現在所做的,還只是通過一些大屏幕播出一些動畫內容片段,或者是向外展示一些周邊產品,但這些做法卻也只能說是有人看而已。

在實地考察多地漫展的過程中,許多參會人員都向ACGx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漫展同質化、活動內容過於空洞的擔憂。

有位從業者向ACGx打了一個簡單的比喻,這種感覺就好似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古鎮”景區,雖然他們擁有不同的文化和發展歷史,但這些古鎮中無論是銷售的產品、舉辦的活動,卻猶如是同一模子刻出來的,毫無新意。

現如今,許多普通ACG愛好者對漫展早已脫離了最初那種尋求同好聚會,看到COSPLAY就會激動的時代,他們對漫展的需求已經不再單一。然而那些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動漫展,展會的規模雖然越來越大,活動的形式卻似乎並沒有發生質的變化,以至於難免給外界留下“無聊”的印象。這種“古鎮式”的魔咒,正是擺在漫展主辦方、參展方面前的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