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樹形修剪 自然就是美

中國時報【莊旻靜╱竹縣報導】 樹木修剪常引發爭議,過去曾見齊頭式修樹,導致供民眾乘涼的大榕樹一夕「禿頭」,樹醫李碧峰則表示,不了解樹木的承辦人,容易造成兩敗俱傷,他指出,照樹形自然式修剪,才能得到樹與環境共存。 李碧峰表示,目前最常見修樹的謬誤包含一味的要求降低樹的高度,或是過度截頂,會導致樹木生長衰弱,還有不當的切口也會導致樹木無法自然癒合,讓白蟻、菌類入侵,導致生病等現象。 李碧峰表示,定期修剪、維護,以及按照自然樹型修剪,是修樹的基本原則,且各式樹木型態、生長狀況不一,須納入修剪樹木的考量,過度修剪、齊頭式修樹,不僅毫無美感,都會導致樹木生病、衰弱。 另外,李碧峰也表示,修剪樹木時也須重視下刀的切口,自脊線到領環外移下刀,有利樹的傷口自然癒合,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在修剪樹木時,也須先調查植栽現況、確認修剪或移植目的、評估修剪的規模等,甚至也包含塗抹藥劑,具有專業性,也期望各縣市政府的景觀、公園相關單位,能重視修樹的專業,讓樹木、環境與人類都能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