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木耳注意!專家曝「少1動作」恐中毒:防寶林事件重演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譚敦慈表示,民眾處理木耳時要防其可能產生毒素,導致食物中毒。(圖/PIXABAY)
譚敦慈表示,民眾處理木耳時要防其可能產生毒素,導致食物中毒。(圖/PIXABAY)

先前爆發的寶林茶室中毒案已釀5人死亡,食安問題引發關注,有「無毒教母」之稱的譚敦慈表示,民眾在處理木耳要注意,若買的是乾木耳、須泡過以便烹調,要洗淨後放入乾淨的水中,且務必放入「冰箱」浸泡,以免木耳孳生唐菖蒲伯克氏菌,再衍生出邦克列酸毒素。

林口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表示,民眾在準備木耳當作食材時,建議購買新鮮木耳,就無後續泡發的需求,若買乾木耳,應先沖洗一下,後放入乾淨的水中,且要放入冰箱,以免木耳衍生出邦克列酸毒素。

今年3月寶林茶室先前因為食材存放不當等因素,造成邦克列酸毒素污染,多人因此出現不適,衛福部疾管署「寶林茶室信義A13店專案」個案通報監測在4月底,共有4人死亡,5日晚間再新增1名死亡個案,全案累計5人死亡。

當時該案引發針對可能產生邦克列酸毒素的粄條、木耳、玉米、椰子等的關注。

台大醫院急診部醫師李建璋,也曾在臉書表示,早期邦克列酸多是偏鄉家庭在自製發酵玉米粉過程受到污染所致,2018年以來則以木耳、溼粄條為主。尤須留意的是,唐菖蒲伯克氏菌分布廣泛,土壤、玉米、大豆,以及乾燥、半乾燥的白木耳,皆能發現唐菖蒲伯克氏菌的蹤跡,要是這些產品的加工製造過程被污染,便有可能產生唐菖蒲伯克氏菌,再衍生出邦克列酸毒素。

至於粄條,譚敦慈也也表示,她個人傾向買冷藏的粄條,若民眾購買傳統市場的生粄條,應於要回家前再購買,「以減少生粄條在室溫孳生細菌的可能性,」買回家後立即放入冰箱,且應在3天內食用完畢。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獨家/年輕人注意!這病是「視力殺手」 醫:還會復發
養生女突然糖尿病!「1檢查」找出異常 醫:超罕見
喝大骨湯可補鈣?骨科醫解答!「2類食物」真的見效
受惠醫療新法通過 小腦萎縮症可望再增新藥!

看更多相關新聞
寶林中毒案換肝女不治 醫曝「大咳血」困境:很難救
寶林案第6死 46歲女換肝 仍惡化不治
寶林案後再驗米溼製品 台北市公布這一家「蘿蔔糕」違規
寶林第6死!46歲女完成換肝手術仍不治 唯一存活重症案例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