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習慣性便秘 中醫潤腸通下改善

彰化醫院中醫師黃鋒榮說明病患便秘的原因,及治療與預防的方法。(記者吳東興攝)
彰化醫院中醫師黃鋒榮說明病患便秘的原因,及治療與預防的方法。(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41歲蔡女士長期便秘,最長曾2週才排便,好一點也要5至7天才一次,服過西藥、各種益生菌及酵素卻都改善有限,後經過中醫「潤腸通下」及「補益脾胃」,3個月後就可以每天解便一次。

蔡女士表示,近5年來排便不順,1週1次是家常便飯,排便時要非常用力才偶而大出小硬便。這可能和她容易緊張、做生意壓力大、生活不規律有關,久而久之,便秘成了一種習慣,偶而會引起腹痛、頭痛,整天總覺得「滿肚子大便」,感覺很不舒服。

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黃鋒榮說,經胃鏡和大腸鏡檢查,沒有什麼大礙,不是消化系統器官有問題的器質性便秘,而是習慣性便秘,發生原因大都與生活環境和個人行為有關。

黃鋒榮表示,病患生活緊張、壓力大、飲食不定時、不運動、飲水不足、纖維質攝取少等原因,都是釀成長期便秘的可能原因。病患也說,服用瀉藥和灌腸是有效果的,但停了之後,又回復便秘,也吃了很多益生菌或酵素,卻都效果有限,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

黃鋒榮指出,長期便秘不解決,可能會衍生腹痛、頭痛、肩酸、食慾不佳、口臭、頭昏眼花、失眠、急躁、口乾舌燥、疲勞等各種症狀,更甚者還可能引發大腸癌、心血管疾病等,不可輕忽。黃鋒榮指出,針對此病患,首重「潤腸通下」,以玄參、麥門冬、生地黃、大黃、芒硝的增液承氣湯為主,後續再「補益脾胃」,以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為主,提升腸蠕動功能,2個月後效果慢慢浮現,3個月後,已經可以1天排便1次。

黃鋒榮說,推估成年人罹患便秘者大概15%左右,在臨床上,明顯可見女性多於男性,老年人多於年輕人。老年人消化功能退化,便秘比率上升,可以理解;至於女性為何遠高於男性,推測女性要兼顧工作與家庭導致壓力大、受雌激素影響、肌肉力量不足、運動量比較低、水喝得比較少等,都有可能。預防便秘最好從日常生活做起,包括保持情緒平穩、規律作息、多運動、攝取足夠的纖維質與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