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恐釀海龜卵僅孵出母龜 大馬動保人員展開搶救作戰

位在大馬東部的熱浪島,近年來海平面均溫已趨近30℃,海龜築巢產卵的海灘溫度又更高,對當地的海龜保育工作相當不利。

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海龜研究人員托倫指出,「任何超過30℃的溫度都會導致孵化結果100%偏向雌性;而任何接近28℃及以下的氣溫,卻又會產生相反的偏向雄性結果。」

研究人員指出,最近受到聖嬰現象的衝擊,比熱浪更熱的天氣籠罩整個大馬,為了確保理想的龜卵孵化狀態,才需要如此大費周章為龜卵搬家。

不過海龜保育人士擔心,未來全球暖化持續惡化,將對全球各地的海龜繁衍造成威脅。

托倫進一步表示,「因為這將使小海龜群體趨向雌性化,進而導致生產力下降,雌海龜能夠交配產卵的機會越來越少。」

鏡頭轉到中東,位於紅海北部的亞喀巴灣,去(2023)年出現海膽因為染病大量死亡,動物學家發現,病原體的殺傷速度又快又猛,導致海膽聚落在短短2天內就消失了。而且這種現象正往東南亞和澳洲大堡礁的熱帶水域擴散,未來可能擴及全球。

以色列動物學家布朗斯坦表示,「我們已經看到這些死亡跡象不是發生在地中海,而是發生在紅海北部,並且迅速蔓延到整個地區,事實上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區域,甚至已經超越了紅海。」

科學家表示,以海藻為食的海膽是珊瑚礁的保護者,它們就像珊瑚礁的割草機,會減少依附在珊瑚上的藻類,使珊瑚能夠在陽光下茁壯成長並進行光合作用;海膽的死亡,將使脆弱的珊瑚礁生態雪上加霜。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遭漁網纏繞受傷 2海龜康復野放後壁湖
大堡礁五年體檢健康報告 情況再度惡化
小綠蠵龜疑遭魚叉刺死 警方追施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