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出高樓危機1/不只「晴空匯」7成建案沒防火填塞 中央、地方為失敗區劃踢皮球

新竹市「晴空匯」社區火警燒出高樓豪宅消防危機,消防局出動雲梯車及民間啟德重機大型吊車花了近8小時,才將大樓內居民全數救出。(圖/報系資料庫)
新竹市「晴空匯」社區火警燒出高樓豪宅消防危機,消防局出動雲梯車及民間啟德重機大型吊車花了近8小時,才將大樓內居民全數救出。(圖/報系資料庫)

[周刊王CTWANT] 新竹市東區「晴空匯」豪宅大樓,上月26日深夜火警,造成2名消防員殉職,上百名住戶受困,引來社會議論,CTWANT記者追蹤調查,此案燒出高樓危機,「為何緊急消防系統與一般電源線路全放在同一管道間,一起被燒?」「為何沒有防火區劃?電纜管線孔洞沒有做好防火填塞,助長煙囪效應?」為了防火填塞要列入消防例行安檢,中央及地方互踢皮球。

不具名地產業者更向CTWANT記者坦言,「防火填塞是真的不好做,市面上約7成建案,都沒有落實,照樣拿到使用執照。」住宅消保會顧問吳翃毅也指出,汐止東方科學園區大火後,有修法填塞材料應具備一小時防火時效及遮煙性,但究竟有沒有,迄今根本沒有確切依據。

這次釀災的「晴空匯」屋齡9年,共有4大棟、594戶,火警位置是樓高28層的D棟地下室1樓,火勢雖不大,卻發生斷電及濃煙上竄,導致煙囪效應,2位消防員殞落,中高樓層住戶透過吊車驚險逃生。

據新竹市消防局火調初步鑑定,研判地下室1樓電纜線因故短路而引發火勢。調查指出,火災初期,大樓安全梯間排煙閘門曾啟動排煙功能,但隨纜線燒毀,排煙設備的線路受損,導致停止運轉,失去排煙功能。雖然大樓後續啟動發電機進行緊急供電,但因排煙設備電源系統已被燒毀,無法輸送電力。

CTWANT記者找到負責該社區消防設備檢查維護的機電廠商,業者私下表示,火災前沒有設備異常問題,「每年都有檢測消防探測器功能測試和定期檢修,火災發生時排煙系統都有啟動,只是最後線被燒斷,也沒辦法!」

小火引發成大災難,電箱裡佈滿密密麻麻的線路易過熱短路,以及建築物未落實防火區劃和防火填塞(右圖)等都被檢討。(圖/新竹市消防局提供)
小火引發成大災難,電箱裡佈滿密密麻麻的線路易過熱短路,以及建築物未落實防火區劃和防火填塞(右圖)等都被檢討。(圖/新竹市消防局提供)

據消防署的說明,該社區2023年9月13日向消防局的年度定期申報中,滅火器、室內消防栓、自動撒水設備、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排煙設備不符合規定,今年4月11日原安檢小組排定複查,惟管委會未通知檢修專業機構到場,協調至6月初進行複查,沒想到意外就發生。該報告也證實,現場火警自動警報設備及緊急廣播設備皆有動作。

對於詳細起火原因,仍待消防局發布。不過該機電公司同仁現場觀察到,包括消防、弱電、資訊…都共用同一管道間,佈滿密密麻麻的線路,「電線配置在一起,過熱就容易短路走火,一個失火就易造成全部癱瘓。」

建築師劉獻文就說,「考量《建築技術規則》中的免計容積有限,幾乎所有建築都是將線路設計集中在同一管道間,且無違反現行法規,除非是超高層建築才有可能將一般電源和消防系統規劃不同管道間的作法。」因此檢討聲浪中也有提出希望中央修法強制將不同電路系統設置不同區域。

「晴空匯」雖然火不大,但濃煙向上竄升的煙囪效應,卻讓2位消防員殞落,防火區劃包括電纜管線孔洞沒有落實填塞,這次也成為地方和中央推責之處。

「管道間樓板填充(防火填塞),(大家)根本不會做啊!」一位不具名業者就透露,約7成建案都無落實防火填塞,管線穿洞後的孔隙很小,要去填充施工難度很大,在加上位置不是很好觀察到的地方,「法規雖有規定,但在使照勘驗上卻很難查證,業者僥倖心態,不做也能拿到使照,缺工、趕工情況下,不會關注這種微小之處。」

緊急消防電源和一般電源同一管道間,導致短路起火一起燒毀。圖為「晴空匯」樓梯間黑暗又佈滿焦油。(圖/翻攝自新竹市政府官網)
緊急消防電源和一般電源同一管道間,導致短路起火一起燒毀。圖為「晴空匯」樓梯間黑暗又佈滿焦油。(圖/翻攝自新竹市政府官網)

新竹市長高虹安4日就指出,防火區劃及防火填塞,至今仍無相關法規要求,籲中央盡速修法(事實上《建築技術規則》第247條有規範)。國土署則回應,有關防火區劃的設計法規已相當完善,但是有些存在於施工完成面的隱蔽處,存有防火區劃施工監督不夠確實的弊病,地方政府在核發使用執照時就應特別查核。

接著新竹市府再出招,指「晴空匯」使照為前市府時期核發,同時也提到現行法規未規範管道間等處的防火區劃應例行檢查,而消防單位消防安檢範圍亦不包含管道間。因為,不只是建商起造就不注意防火填塞,交屋後民眾聘僱的各項工程,有洗洞、打洞拉管線等,也更沒有防火區劃、落實防火填塞的概念。

住宅消保會顧問吳翃毅回顧2001年汐止東方科學園區3樓殘火飄入管道間,引發16樓二次火災的前車之鑑後,《建築技術規則》修正要求管道間維修口應具備1小時以上防火時效及遮煙性,「可是比較傷腦筋的是,目前施工完成的填塞材料,有沒有應具備1小時的防火時效及遮煙性,也沒有確切依據。」

「這和樓板隔音法規很像,規範是訂了,但似乎有放就好,填了什麼、效果如何,無從得知。」吳翃毅認為,除了防火填塞的材質需要有防火遮煙的研究報告外,還應該要做「後市場調查」,也就是施作後的檢測,填塞是否有漏洞、是否有效阻擋煙霧。為避免更多憾事發生,中央和地方都必須重新思考如何填補防火安全漏洞,因儘速修法將防火填塞納入核發使照和定期安檢項目中。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小姑到爸爸店內用餐「打8折」 婆婆責怪親家:死腦筋非要收這個錢
端午節喝雄黃酒?源於白蛇傳的一場誤會 衛福部示警:會中毒!
娛樂報報/蔡昌憲帶子女出遊 父愛一幕被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