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深處藏畫家/齊鳳池

齊鳳池

今年元宵佳節,著名山水畫家關真全邀請我和畫家張英傑、鄭瑞章去遷西縣城觀賞元宵花會,參觀書畫影展,順便到他府上作客。遷西隸屬唐山市,是一個山區小縣,雖說這裏地處山區,人口不多,但它卻是中國有名的板栗之鄉。它的的文化底蘊十分厚重,就這麼一個只。

今年元宵佳節,著名山水畫家關真全邀請我和畫家張英傑、鄭瑞章去遷西縣城觀賞元宵花會,參觀書畫影展,順便到他府上作客。遷西隸屬唐山市,是一個山區小縣,雖說這裏地處山區,人口不多,但它卻是中國有名的板栗之鄉。它的的文化底蘊十分厚重,就這麼一個只有38萬人的小縣,就潛藏著幾十位書畫家。其中,以關真全先生為領軍的山水畫隊伍有六十多人,其中在省市知名的山水畫家就有十幾位。當晚,我們又在關老師家小聚,談書論畫。告別時,作為禮物,他送給我們每人一本《遷西十人山水畫展作品集》。

回到家後,我利用幾天時間仔細閱讀了這本厚厚的畫集,才知道這是2011年遷西縣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舉辦的一次高規格的進市展覽作品集。這已經是該縣第六次進省市舉辦山水畫展了。欣賞了他們的作品之後,我反復思考一個問題,一個地區的文化發展,不僅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還要有傳承、影響、感召、滲透文化的領軍人物,他的文化藝術的滲透和影響會起到潛移默化的擴張作用。當然,他的藝術造詣和人品必須有折服人的穿透力,否則絕不會帶動一個地區的文化壯大和擴張。植根遷西文化土壤四十餘載的畫家關真全就是具備雙重穿透力的領軍畫家。

我認識畫家關真全是去年秋後,但他的大名我早就知道,他筆名樂山,自幼酷愛美術,後專攻國畫山水,曾受教於著名國畫家果樹邨、賈克裏、鐘長生、李明久、江楓諸先生。他的作品給我的感覺意境深邃,視覺闊達,不僅氣勢恢宏,而且用筆用墨彰顯出大家的風範。

他的作品《墨染五虎山》採用中國傳統潑墨的技法。他用墨大膽,隨意,駕馭墨的能力和控制墨的滲透和走向的力度十分嫺熟老道,可以說,在北方山水畫派中堪稱一家。作為一個欣賞者,對於畫家關真全的山水畫,我個人認為,搞大寫意的山水潑墨畫,必須要有嫺熟扎實過硬的基本功,尤其是在駕馭墨的濃淡上,更要顯出畫家才氣和膽識。尤其是這種潑墨山水畫,在留白上更不好掌握,墨重了容易把空間擠走,使整個畫面顯得迫塞而缺少空靈;反之又會使畫面缺少分量而流於平淡。因此,潑墨的技法達到什麼水準,從畫面的層次上一眼就能分出高低。在他的淡墨裏又能清晰看出景物和動物的活動場景。使畫面出現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靈氣願景。在山水畫家中,我認為,怎麼畫最重要,北方山水畫和南方山水畫有很大區別,南方山水畫蘊含的是仙氣靈動秀美,北方山水畫彰顯的是滄桑挺拔凝重。畫了幾十年山水畫的關真全早就悟出潑墨技法的真諦和微妙之處。他的《月光如雪》畫面呈現出寧靜恬淡舒適安詳的意境。使我想到唐代詩人畫家王維《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他這幅作品那恬靜的大山腳下,兩間茅屋窗櫺黝黑,燈光雪白……這徽衷諞股?械漠嬅媯?穀撕嚨勻壞羋撓氳嚼羈扇鞠壬?P下的山水。靜謐的院落被一朵燈盞點燃,幽幽暗香從窗花裏飄出,粉紅的桃花擊碎了黃昏,窗花之內,主人枕一縷恬淡的月光,大山的心韻在耳邊滾動。月下獨酌的陶潛和遙遠的桃源遺夢,早已在大山人家的日子裏定型。月光懸掛在樹梢上,驚動了山雀的眼睛,一隻山雀起飛又落下,山雀叫醒山雀,鳥語在空靈的山間縈繞。大山的精靈,撞響了山村那口古鐘。我欣賞關真全的《月光如雪》時,想到了畫家的作品裏暗藏著這樣優美的詩歌意境。畫家關真全的很多作品畫面裏都潛藏靈動質感的詩人語言和他成熟老辣的繪畫語境。因為他是從大山深處誕生的畫家,他的脈管裏流淌著大山的血液,他的藝術來源於大山,他的作品呈現出的也是韻律的大山。他把人和山全部融匯到大山的意境深邃裏,讀他的作品就是讀他的胸懷和品質。

畫家尹尚利的作品,業內人士評價傳統功力扎實,和他的人一樣,他的作品風格穩健嚴謹,筆墨老道,格調高雅。在尹尚利的《松穀山居》、《青山疊翠》、《燕山人家》等作品中,我讀出了很多詩人的東西。他的作品不是像其他畫家那樣,以大山的氣勢雄壯贏得讀者,他的作品人性和人文的內涵似乎比其他畫家更多了些概念。他的作品裏有人、有樹、有亭榭,有茅舍、有山溪、有小河、有瀑布、有舟船、有牛群、有山鳥……等等。好像每幅畫都有故事或者都有典故。畫裏有了這些內涵使得畫面多了許多空靈嚮往的意境。中國很多山水畫家在選材上往往注重大山的氣勢輪廓,山間的溪流和瀑布,營造出上帝締造的自然環境的恬靜秀美,讀起來基本大致雷同,似乎有複製的感覺。讀了尹尚利的《燕山人家》和《燕山深處》後,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詩的畫面。黃昏,山雀子都收斂了翅膀,山村漸漸走進祥和的平靜,靈性的北方大山,像佛打坐已入禪境。女人把黃昏掩在門外,守住一盞燈的溫馨,就守住了男人和粗茶淡飯的幸福。月光從樹梢走向窗花,走出窗花的語言很輕,乳兒的啼哭時斷時續,像天堂裏傳來的鐘聲,漸次展開山村的寧靜,現實和夢幻多麼近哪,只差一盞燈的光景,我站在畫家的畫前,想著山裏的事情,仿佛一輪滿月擦亮山村的眼睛。

陸遊對他的兒子說:“汝要學詩,功夫在詩外”。其實,畫家作畫也是如此。讀尹尚利的山水畫就可以看出他的功夫也在畫外。

看了畫家尹尚利的《松瀑圖》使我想起了唐代詩人賈島曾經寫過一首短詩“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意境,古人說的畫中有詩大概就是尹畫家所描繪的意境吧。

楮玉國的名字我是從我身邊的一位畫家楊東生那裏聽說的,他說褚玉國是個多面手的畫家,他的油畫和國畫作品均達到了較高的境界。構圖明朗美感極強,筆墨簡約不簡單,亂而不亂的痕跡裏潛藏很多內涵。看他國畫的點線明顯保留著油畫用筆的痕跡,且有西方印象派哂命c和光出現的效果。中國寫意畫,筆未動,氣已吞。黃賓虹大師對中國的山水畫也提出了山骨和山韻的學說。在玉國的《秋山會友圖》和《秋山絮語》裏,畫家思緒好像穿越了時空,走進遙遠。他筆下的山,往往是先用重墨勾出山的輪廓,山體再用淡色塗抹,筆法簡約,似乎吝嗇筆墨,其實不是。他的作品完全受西畫的影響,點、皴、烘、染、破、潑、積,揮灑自如,有張有弛,繪畫語言的駕馭能力嫺熟老道。李苦禪大師說:“意在筆先,胸有成竹,功力深厚,法度完備,便愈畫愈熟。太熟則俗,熟極求生才有味道……”板橋說得更好,畫到生時是熟時,其實,讀了褚玉國的山水畫後,給了我很多唐詩宋詞的畫面和意境。唐代詩人孟浩然曾寫過一首五言律詩《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由此可以看出畫家的文學功底的深満臀幕?摒B的檔次。他的作品總有一種尋找遙遠的田園和隱居的文人墨客的情懷。畫家的心地是曠達乾淨的童話世界,畫家是人類僅有的一批擁有童心的人。我們說的畫如其人,畫品就是人品的概念似乎在褚玉國的作品中可以尋覓。

老畫家崔德喜在評價周本利的作品時曾給予很高的定位,說他的畫面飽滿充實,雄渾大氣,筆墨蒼潤,意境深邃,氣勢磅礴,格調清奇。這只是從畫的表面定位的。其實評論一位畫家的作品應該在畫家創作激情創作思路和畫品上給予全面評介。我一直認為,中國畫不僅是文化和藝術,她是一種境界,更是一門科學。李可染說,每當他進入繪畫的時候,就像進入槍林彈雨裏。讀周本利的作品給人的感覺有種版畫的味道。刀味和木味從他的用筆上體現出來。尤其是他的《千岩競秀》,黑白層次鮮明,筆墨濃重潤澤,層次分明,皴擦、渲染並用。中國畫分為四個品格,即:“神品、妙品、能品、逸品”。這也是中國畫延續至今的傳統和品評標準。唐代畫家張澡將畫作又分為神、妙、能三品,每品分為三等,個人認為周本利作品達不到逸品也夠得上妙品。他的《深山尋夢》和《聽泉》就用最基本的黑白灰呈現深山尋夢的意境和聽泉的平靜心態。中國山水畫家最出色的地方不在繪畫而在抒情,畫家把內心的情感全部寄託在畫面的意境深處,畫面要表達的內涵就是畫家想說的東西。其實畫家的每幅山水畫都是在抒情。我們讀周本利的作品都能感覺到有濃重的詩人抒情味道。

畫家韋武滿的《雲壑幽居》、《幽谷泉聲》、《洪門寺即景》、《景忠靈秀》、《栗鄉植物園》等作品畫面空靈淡雅,格調清新,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受。我雖未曾與其置媯?豁毩饔[他的畫作,就能想像出此人的好學與聰慧。讀他的畫感覺就像詩人描繪的一樣,幾瓣栗花把山村的日子打醒,老牛在山路上咀嚼歲月。浙浙瀝瀝的三月講著遙遠的大山故事,披蓑戴笠的農民,在季節的拐彎處搶種,他們把潮濕的腳印都點上了春種。雨中勞作的山民,把耕耘和收穫當做一生最快樂的事情。勤勞樸實的山裏人,把那條蜿蜒的四季不斷地翻新。今天被汗水浸透明天又被喜悅擦幹,這樣反復的過程給山裏的日子塗上一層鮮豔的口紅。騎在牛背上的孩子,吹響了柳,葉嫩綠的音符滴落草尖滴落花蕊,驚動一片大山的眼神。畫家韋武滿的作品在傳承古典的同時,似乎在尋找陶潛心中理想的精神世界,他的《栗鄉植物園》裏有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往來種作,男女衣著,雞犬相聞,完全是世外桃源的美好願景。我說畫家韋武滿的作品是否有此意境和想法,只能是我個人的感悟。

評論家說劉祥飛的山水畫是文人的畫,這點我很認同,讀他的作品就像讀古人的真跡墨寶,這點我不是誇張。我有一種感覺,尤其是他的《秋風江上》,清秀明亮的畫面,簡約的構圖,詩意的畫面,呈現出《江雪》的深邃意境。儘管畫面是秋天,但它的意境就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展開。如果畫家劉祥飛,沒有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和傳統筆墨的研習,腦子裏沒有詩歌意境的再現,他的筆下絕對不可能出現我們心目中和視覺中柳宗元《江雪》的畫面感受。劉祥飛的《空山新雨》是很有個性的。他在注重線條的勾勒上,用染的技法呈現深突?沽舭撞糠指?骼釋懷觶?_到氣暈流暢,仙氣縈繞的靈性效果。其實,劉祥飛的作品追求的意境和畫家思想的境界,就是《山居圖》的境界。在他的幾幅作品裏,表現的主題和意境都是尋找安逸、與世不爭、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境況。

李泓的作品構思奇俏,別開蹊徑。我認為,一個有個性有思想的畫家,絕不會隨大流跟著別人走,在別人的殘羹裏尋找美味。同樣是畫山水,必須要有個人的審美和藝術價值,否則不是李泓。我發現他在選材和構圖上就像詩人的詭秘奇想,和大腦裏浮現的畫面一樣,很乖巧很靈性。他的《網上金秋》用淡墨和做肌理手法,使畫面灰白黑效果更加分明。上下留白勻稱,突出《網上金秋》的主題。《灤江系舟》和《網上金秋》雖說是一個主題,但構思出的畫面更空靈,更靈性詭秘。大背景飄渺而朦朧,似仙境和天堂,畫面主要突出松樹和岸邊的小舟。這就是大背景下的《灤江系舟》奇妙秀美的意境。他的《小亭閑語》,畫面清秀淡雅,完全傳承了中國古代畫家重情意,巧構圖的抒情風格。畫面分上下,上部分大面積留白,下半部分簡約,點、皴、染得心應手,真是巧到玲瓏絕妙處。

方染之,李惠茹,孫玉香三位女畫家,不僅是遷西畫家中的佼佼者,也是省市乃至京城知名的女畫家。我始終認為,聰慧優秀的女人其實不用作畫本身就是最好的畫家。因為她們有一雙纖細如酥的巧手,她們能把生活打扮的五彩繽紛,也能把日子裝扮的美輪美奐。其實她們就是生活中最好的畫家。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誇女人。我覺得作為女人,她們的缺點都是最美的優點。她們的錯誤也是美麗的錯誤。遷西縣的三位女畫家,可以說是藝術花園裏的三朵嫵媚的奇葩,她們各自呈現獨特的風采。

方染之師從很多畫壇名師,如今她的作品已經成為當今市場最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

李惠茹不動聲色潛心學習中國傳統國畫精髓,使自己秀美的繪畫羽毛更加豐滿,自由自在的翱翔在藝術廣袤的天空。

孫玉香的名字我是從第九屆美展聽說的。她的《悠悠歲月》入選到全國美展,這不僅是對她的繪畫水準的一個定位,同時,從她的作品中可以讀出她心細和內斂的藝術造詣。中國傳統繪畫,是檢驗一個畫家的文化功底和藝術天賦的高雅課題。怎麼畫是技法和功力檢驗,畫什麼是檢驗一個畫家的思想的尺度。中國畫家成功的原因,還取決於畫什麼。孫玉香選的題材《悠悠歲月》就很有特色,她把萬里長城滄桑厚重嶙峋,抵禦和抗爭的中華民族精神都展現出來。這不僅是藝術再現,更是思想和民族精神的詮釋。

我一直覺得,中國古代女人會撫琴作詩就算是有才華的女人了。宋代的李清照,唐代的上官婉兒,西漢的卓文君,東漢的蔡文姬,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才女。這四個不同朝代的女人,被人們認為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女性文人的代表。這是誰給下的定論並不重要,關鍵是她們流傳後人那閃光有價值的文本。

五千年泱泱文化大國只有這四個才女是微不足道的,中國有才之女可以說數不勝數。但在這些才女中,撫琴作詩的居多,能繪畫的極少。說她們是才女,只是在某個領域才華出眾,但還算不上是全才。

這些年我一直仰慕女詩人,但並沒有忽視女畫家。在我看來,接近一位女詩人要比接近一位女畫家容易的多。因為女詩人善於表達和彰顯自己的才華和魅力。而作為一名女畫家就顯得文靜、內斂、不張揚、不表白、更有內涵了。遷西的三位女畫家,雖然我沒有見過面,但讀了她們的作品仿佛就像走進了她們的心靈世界,畫如其人就是這個道理。我從她們的畫作中讀到了她們內心世界的純潔和清高。古人說,畫中有詩,就是對畫家作品、人格、意境和文化內涵的一種最好的定位。我對女畫家一直仰慕。我感覺女畫家的神秘更神秘於女詩人,她們駕馭色彩的能力比詩人駕馭文字更嫺熟,她們的繪畫語言,比文字更含蓄。要說女詩人不容易接近的話,女畫家就更不容易接近了。其實,讀她們的其他作品都有古人的遺風和傳承。方染之的《滿穀雲山起》、《不是夏山偏入畫》,李惠茹的《童年的記憶》和孫玉香的《青山水門》、《山裏人家》畫面的構圖,都是中國古典的遺風和精髓最好的傳承。她們在用筆,用墨,用色,虛實,留白等,都使人感覺就像步入在山間蜿蜒的石徑上,流覽兩側大山秀美的景致。同時也感覺出女性畫家用筆細膩而不膩,逼真而非真嚴謹的技法傳承。

在她們三位畫家的繪畫語境裏還存在著女性軟綿綿的情調和女性規範的雙重影子。女性作為傳統道德的標準,而軟綿綿的情調終究會遭到文化的對抗。只有在丟掉女人情調和女性繪畫的陰影,才能展示女性的優勢,這樣的繪畫才是自由的和隨心所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