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解碼| 霸屏歐洲杯,海信出海難

今年看歐洲杯的球迷們,會有種奇特的感受。

場邊廣告牌vivo、Tik Tok、支付寶海信輪番上陣,很多還是中文廣告語,某些時刻會讓人以為在看國內球賽。

歐洲杯12個頂級官方贊助商中,中國品牌佔了四個,而海信是唯一一家家電廠商。

它也是最早搭上頂級球賽大船的中國公司。

2006年德國世界杯,東芝就斥巨資成為了官方贊助商。海信雖然在那年也提出了“大頭在海外”的策略,但直到這幾年才頻繁在頂級足球聯賽上露臉。2016年,海信開了場聲勢浩大的發布會,宣布成為歐洲杯56年曆史上的第一個中國贊助企業,2018年又成為俄羅斯世界杯的讚助商,今年歐洲杯,已經是海信第三次贊助頂級足球賽事。

比起在世界杯上氣勢洶洶的“海信電視中國第一”,這次海信低調了許多,廣告語成了產品宣傳:“買電視選U7”,只是中文廣告語讓人有些迷惑,究竟這則廣告針對的是海外還是中國用戶。

他們顯然兩手都要抓。對於一家急著出海的家電企業,體育營銷是最直截了當的辦法。而國內市場仍佔了海信6成以上的營收,它們必須穩固自己的形象。

海信一直在體育營銷上不惜餘力,但比起這兩年才開始贊助體育賽事的Tik Tok,海信的品牌出海路要艱難很多。

體育營銷有多燒錢?

過去,三星、東芝靠一次次贊助奧運會、世界杯打出品牌,立下了很好的案例。海信也想延續這條路徑。

他們其實很早就開始贊助體育賽事。2008年,澳網主賽場冠名由知名通訊商沃達丰換成了海信,主賽場改名為了海信球場。這算是海信體育營銷的一場序幕,2013年,海信正式成為澳網公開賽的公開贊助商,其餘的讚助商包括IBM、勞力士。

此后海信頻頻在國際賽事上露臉。他們最開始入局的是相對小眾的賽車比賽。2015年,他們宣布成為紅牛車隊的官方戰略合作夥伴,還提出了“新一輪全球市場增速計劃”:2017年海外銷售要突破500億。

同一年,海信開始贊助美國全國改裝車競速賽NASCAR旗下的“Xfinity系列賽”。此時可以看到海信還在試水,Xfinity系列賽在NASCAR只算第二梯隊。

當時正逢樂視如日中天,帶動了體育營銷熱潮,創維簽約了國足官方贊助,格力成了女子冰球世錦賽官方合作夥伴,小天鵝贊助中國國家擊劍隊,還冠名了2017年斯諾克世界杯。

海信在這種此起彼伏的熱鬧中最為大手筆,根據海信發過銷售總監所言,海信和歐足聯簽署兩年合約,贊助了4000-6000萬歐元,才拿到了2016年法國歐洲杯的廣告席位。

當然如果把目光放大到全行業,在這場各路玩家爭相入局的軍備競賽中,海信很快屈居人下。2018年世界杯賽,海信和蒙牛、vivo同時成為官方二級贊助商,而當年頂級贊助商是花了1.5億美元的萬達。即使只是二級贊助商席位,海信也花費近億美元。

他們很以此為榮。海信集團總裁賈少謙驕傲地說:“從2016歐洲杯到2018世界杯再到2020歐洲杯,連續贊助全球頂級體育賽事,這在中國企業中前所未有。” 2018年,他們營銷費用就達到了29.54億,以30%的速度增長。

然而,這些砸出去的錢似乎並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起碼資本市場不買賬。海信這頭贊助頂級聯賽,那頭股價一路下滑,從2015年到2019年,市值蒸發了340億,股價跌到最高點的20%。

2019年,海信電器公佈了一份讓人大跌眼鏡的半年報,其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滑了81.48%,只有6220萬。

砸錢拿贊助在當時成為一個巨大的決策錯誤。一位行業觀察家直接表示:“品牌宣傳投入超出企業的承受能力,一場世界杯宣傳,投入竟然在7億元之上,與海信企業實力明顯不符。”

必然選擇

客觀來說,2019年海信大滑坡除了客觀市場原因,也正好處於收購了東芝後的調整期。今年2月,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的內部報告中,披露了2020年海信集團的營收:2020年營收1409億,同比增長11.1%,其中海外營收548億,同比增長18.6%。

但值得注意的是,出海十多年,海信海外營收在整體佔比中仍未超過一半。顯然和他們“大頭在海外”口號並不符。

海信一開始就選擇了一條更艱難的出海之路。很多廠商出海路徑是首先為大牌代工,再逐漸推廣自己品牌,如冰箱出口第一的奧馬電器。這樣做自然能快速賺錢,但劣勢明顯:處於微笑曲線最低端,打不出品牌,掙不到利潤。

海信1985年開始有對外貿易業務,當時也是代工為主。2006年成立國際營銷總公司後,他們才開始在海外推自主品牌,當時自主品牌在整體海外業務中,佔比還不到10%。

這也決定了海信必須贊助頂級聯賽,只有靠這個辦法,他們才能迅速打出聲量。

這種贊助在短期內的確對品牌力有拉升。根據海信自己的說法,贊助了2016年歐洲杯后,在歐洲市場,海信電視銷售額第二季度同比提高了56%。而2018年贊助世界杯后,根據調研機構益普索賽前賽后數據對比,海信的全球知名度提升了6%。

然而,即便知名度有所提升,海信在海外仍然走的薄利多銷模式。從產品毛利率最能看出差別,根據海信電器2020年報,其在境內毛利能有34.36%,在海外只有9.27%,毛利增長只有0.18%。電視的情況稍微樂觀一些,根據海信視聽的財報,2020年,電視類產品在國內毛利是27.66%,海外為一半,為12.48%,增長也只有0.74%。

毛利偏低同時,從用戶偏好的價格段也能看出海信的瓶頸。英國亞馬遜網站電視欄目,海信銷量排在top 20,但賣得最好的是一款299英鎊的43英寸電視,而同樣在榜單前列的日本JVC、三星、飛利浦都有超過400英鎊的產品。

這二者背後意義很明顯:海信在海外用戶認知中,和高端還沾不上什麼關係。

一個品牌最關鍵的還是旗艦產品,這也是小米這些年拼命推高端產品的原因。海信的辦法更簡單直接,收購老品牌。海信先後將東芝映像和歐洲高端家電品牌古洛尼收入囊中,邏輯和當初吉利收購沃爾沃,安踏收購FILA多少類似,也是希望能盡快彌補自主品牌的不足。

但這畢竟治標不治本,在海外打響名號,最終還是得靠高端旗艦產品。華為在歐洲持續投入十多年後,才逐漸形成品牌效應。可以預想,在沒有更好的營銷策略前,很長一段時間內,海信logo都會頻頻出現在頂級聯賽場地。銷量或許不是最關鍵指標,當它的高端產品也有人買單後,海信才算真正出海成功。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