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教你健康吃鍋5訣竅 避開雷點不發胖

冷氣團即將來襲,在寒冷的天氣吃熱呼呼的火鍋是一大享受,面對冷天即將迎來的火鍋季以及坊間各式各樣的火鍋,營養師特地提出5大訣竅,教大家聰明吃鍋,讓肥胖不上身、健康不離身。

營養師吳欣陵表示,她在門診諮詢時常會被問到:有三高、痛風的患者究竟能不能吃火鍋?事實上,只要注意吃的頻率和食材選擇,即使是三高、痛風病患也能夠健康吃鍋。

吳欣陵營養師建議吃火鍋的頻率最好一周都不要超過2到3次。圖/吳欣陵提供。
吳欣陵營養師建議吃火鍋的頻率最好一周都不要超過2到3次。圖/吳欣陵提供。

她建議不管是否有三高疾病,吃火鍋的頻率最好一周都不要超過2到3次,因為畢竟外食的火鍋店食材比較固定,最好還是多樣化攝取食物,才能吸收不一樣的營養素,也可以避免有食因為食材不新鮮或重金屬問題對健康造成的危害。

  吳欣陵也特地提出幾項吃鍋小訣竅,讓大家可以安心吃鍋,健康不長肉。

訣竅一:「清澈」湯底是健康優先選擇

湯底是火鍋的一大重點,選擇上最好以清澈的湯底為主,像是「和風」或「昆布」湯底,減少不必要的油脂跟調味料的攝取。

事實上,湯底存在許多地雷區,聽起來彷彿健康的鍋底,其實有不少隱藏的問題。像「牛奶鍋」因為要提香會加入奶油、「番茄鍋」有些會加入番茄醬,這些對三高患者其實都比較有危險性。另外,現在很常見的「藥膳鍋」,因為還是保留原本煮鍋的方式,不是單純只有藥膳,一樣有調味,且中藥材的代謝跟腎臟有關係,有腎臟疾病患者的人要特別注意。

至於麻辣鍋,不僅油脂高,鈉含量也高,是對健康最不友善的鍋類。至於一些看來清澈的「海鮮鍋」,雖對一般民眾來說是安全的選擇,但由於本身普林含量高,不適合痛風的人食用。

若是想要在家中自己煮火鍋,吳欣陵擇建議可選用蔬果、海鮮熬煮湯底,但如果家中有痛風病患,就不要用海鮮熬湯,蔬菜裡的菇類也要避免太多;若是有糖尿病患,則湯底可減少水果,以蔬菜類為主,自己視情況做微調整。

訣竅二:醬料以可見底為佳

不只湯底多樣,現在坊間醬料選擇也十分多元,吳欣陵建議,最簡易分辨這個醬料是否較健康的方法,只要醬料放在醬料盤上可以看到盤底,幾乎都是安全的。像是:醬油、醋等,至於蔥、薑、蒜,由於是天然的食材,因此要加入多少其實都不會有太大健康上的疑慮。

如果是沙茶醬、豆瓣醬等不見底的醬料就比較不建議。吳欣陵說,這一類醬料最大問題在於熱量,其中豆瓣醬本身鈉含量高,也可能有混雜澱粉的問題、沙茶醬則更複雜,不僅熱量高,還有高鈉、高油,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都要特別注意、有些醬料區還提供花生粉,而花生粉本身含糖,不僅有熱量問題,高血糖患者也要特別小心。

訣竅三:避開油炸物、減少火鍋料

至於火鍋食材吃些什麼才健康?吳欣陵指出,一般來說在主食方面以低脂肉品和海鮮最佳,但其實只要是在健康的湯頭之下,原態食物都是可以選擇的,即使像雪花牛這種油脂較高的肉類也沒問題,油脂還會增加飽足感。

油炸類食物是最不建議的火鍋食材,包括:排骨酥、炸豆皮、油豆腐等,本身已經過油炸處理的食物再加入火鍋,不只單單吃下肚,烹煮的過程中也會污染整個湯,讓整個火鍋油油膩膩的,絕對是肥胖的根源;另外,百頁豆腐也是個陷阱食物,許多人以為是豆腐覺得吃起來很安心,但事實上百頁豆腐吃起來口感Q彈是因成分有一半是油脂,熱量相當高。

  其他像是:米血糕、蟹肉棒、甜不辣、魚餃、蛋餃等等的火鍋料,吳欣陵建議大家可以吃但要少量,因為這些火鍋料其實多多少少都含有澱粉,要控制份量。因此她請大家在火鍋店跟店家開口說:「請我幫把火鍋料換成蔬菜。」若不行,自己則要控制食用的數量。

訣竅四:避免副食 白飯優於麵與冬粉

火鍋店通常都會附上副食,不過吳欣陵表示,因為火鍋料裡頭都混有一些澱粉,一些天然食材像南瓜、玉米、芋頭也有澱粉,她建議將這些天然食材當成主要澱粉類就好,如果吃了這些食材就最好不要再吃副食。

如果真的要選擇副食,吳欣陵建議除了不要吃火鍋料之外,選擇白飯也比選擇麵和冬粉來得健康。她指出,因為在煮肉和其他食材的過程中,裡頭的蛋白脂和油脂都會浮在湯上,等最後煮冬粉和麵時,這些油脂就會被吸附在上面一同被撈起來吃下肚,且麵和冬粉屬精緻澱粉,相較於白飯對血糖波動會更明顯。更可怕的是,如果在麻辣鍋底裡煮副食,尤其是科學麵或意麵,除了本身是油炸食物爆油脂之外,還會再附贈吸飽吸滿的麻辣油,是對健康的一大威脅。

訣竅五:掌握吃鍋順序 先喝湯後澱粉

在食材之外,其實吃火鍋的「順序」也是攸關是否肥胖的一大重點。吳欣陵建議一開始煮之前先喝清澈的湯,增加飽足感,也可以避免喝下煮完各種食材後高鈉高油脂的湯。

先喝湯,接下來吃蔬菜、再吃肉、豆腐、蛋等蛋白質,最後再吃澱粉。吳欣陵說,這樣的順序是因為,若把青菜放在肉後面,青菜會吸附煮肉帶出的油脂,因此最好一開始就吃青菜;而最後再吃澱粉的原因,是因為若空腹先吃澱粉,血糖上升比較快,而後刺激胰島素快速分泌,會比較容易讓脂肪囤積,如此一來也就會比較影響減重的速度。

不過吳欣陵也強調,如果狼吞虎嚥快速吃完,順序也就沒有意義,還是一樣會影響血糖,所以建議吃火鍋也要細嚼慢嚥。

不過雖說建議大家以清淡清澈的鍋底為主,但在冷天許多人還是受不了麻辣鍋的誘惑,因此吳欣陵建議,如果真的吃了麻辣鍋,當天其他餐次就要避免高油脂的食物,也要多喝水,減少水腫發生。若想再吃鍋的同時搭配飲料,建議選擇氣泡水或無糖茶,減少額外糖分得攝取,以免導致血糖起伏不穩定。

遵守這幾個小訣竅,讓吃鍋也可以健康無負擔,不肥胖度過寒冷冬天的吃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