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素打敗蔬菜?這芽菜抗癌更勝青花菜、50克如吞1公斤菜


【李芸報導】有句諺語說:「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春天剛由嚴寒轉暖、萬象更新,此時的芽類蔬菜特別肥美、鮮嫩,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春季是吃芽菜的好時機。除了順應時令,芽菜更是營養驚人,許多營養師都指出,芽菜富含各種礦物質、維生素、植化素,能夠抗老化、防癌症,而且多種營養素的密度都比成熟蔬菜更高!

富含整株植物的精華!芽菜營養比成熟蔬菜更豐富

芽菜就是種子發芽後,尚未發育成熟的幼苗。生機食療專家歐陽英老師和「芽菜媽媽」李美萱在《芽菜與小麥草食療大全》一書中提到,幼苗看起來小小一株,卻蘊含了提供整株完整植物的能量精華,包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酵素等;甚至有許多研究指出,芽菜的營養密度比成熟蔬菜高出許多。

此外,書中也提到,原本儲存在種子中的物質,在發芽過程中會被轉換成有利人體吸收利用的型態,並吸收許多來自水中、土裡的微量元素,使芽菜的營養更加豐富。國外就有學者發現,小麥發芽72小時候的維生素B、維生素C含量,都比原本高出6倍,維生素E的含量也增加3倍。

芽菜也具備強力的抗氧化功效,營養師顏元瀅在臉書上指出,植物的發芽階段為抗氧化力最高的時期,多補充芽菜類,能夠幫助身體清除因壓力、環境毒素、飲食不均衡產生的自由基,避免細胞因為氧化病變,達到預防癌症的效果。

各類芽菜比一比!這種芽菜比青花菜更抗癌

市面上有許多種芽菜類植物,常見的包括苜蓿芽、豆芽、青花椰苗、蘿蔔嬰等,每種植物的營養價值都不太一樣,說明如下:

1. 苜蓿芽

苜蓿芽在阿拉伯文中的名稱有「食物之父」的意義,《史上最完整四季蔬菜營養圖鑑》一書中提到,苜蓿芽的蛋白質含量較其他豆類高,並富含鈣、磷、鐵、鈉、鉀、鎂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A、B群、C、E,能夠促代謝、強免疫、抗氧化,還能預防老化、慢性疾病。此外,苜蓿芽幾乎涵蓋所有重要的胺基酸,且富含膳食纖維,屬於高纖低卡的食物。

不過,已故毒物全威林杰樑醫師曾在綠十字健康網上指出,苜蓿芽中含有一種毒素,若大量食用可能會使人體的免疫系統失調,引發自體免疫疾病。因此建議不要食用苜蓿芽過量,且孩童、老年人、免疫力不好者,例如癌症、糖尿病、尿毒症、肝硬化病患,建議不要生食苜蓿芽,應以熟食為主。

挑選重點:芽體看起來乾淨、完整、呈現象牙白色。如果長短不一、芽體斷裂或呈現褐色,代表品不良;若葉子太大、太老,代表纖維化程度過高,口感不佳。

2. 豆芽

由不同豆類長出的豆芽,營養含量也各不相同。根據營養師余朱青在臉書上的說明,綠豆芽、黃豆芽、黑豆芽的差別如下:

  1. 黃豆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C,能夠提升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並能修復肝臟機能;同時富含鉀離子,能夠降低膽固醇、預防高血壓。

  2. 綠豆芽:富含膳食纖維,能夠緩解便秘、預防消化道疾病;綠豆芽的性凉味甘,還能清熱解毒、利尿除濕;此外,其中的核黃素,能夠減緩口腔潰瘍。

  3. 黑豆芽:在各類豆芽中蛋白質、膳食纖維、鈣值含量皆最豐富,且含有大豆黃酮、大豆皂甘等營養素,能協助膽固醇排泄、降血脂。李婉萍營養師也在個人網站說明,黑豆芽的纖維含量比花椰菜、芭樂更高,維生素C含量也比蘋果、李子等水果豐富,營養價值驚人。

挑選重點: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提醒,購買豆芽菜時需挑選根部、芽體、 種皮都完整保存的豆芽。且外觀白嫩肥胖、賣相佳的豆芽菜最好少吃,很可能添加生長激素、漂白劑;莖部細瘦、呈現自然淺褐色的豆芽,才是原本該長的樣子。


3. 青花椰苗

青花菜由於富含蘿蔔硫素,本身就是知名的「抗癌天菜」;根據《食醫行市集》的報導,美國約翰霍布金斯大學(University of Johns Hopkins)有研究發現,青花椰苗當中的蘿蔔硫素含量又比青花椰成菜多出20~50倍。

如果想要獲得最大的抗癌功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有研究指出,應同時攝取青花椰菜與青花椰苗,若兩種型態同時食用,可以讓身體吸收的蘿蔔硫素提升50%,大幅提升防癌效果。

挑選重點:選擇「3日青花椰苗」,日本營養學者森光康次郎在《超級食物青花椰苗》一書中指出,3日青花椰苗的蘿蔔硫素含量極高,每吃50克3日青花椰苗,就能達到吃1公斤青花椰菜的長效抗氧效果。

4. 蘿蔔嬰

蘿蔔嬰當中也含有豐富營養,根據《花蓮區農業推廣簡訊》的資訊,蘿蔔營中富含維生素A、B1、B2、C、E,以及鐵、鈣、鉀、磷等礦物質,同時含有澱粉分解酶、纖維素、胡蘿蔔素。其中,蘿蔔嬰維生素A的含量為柑橘的50倍、維生素C的含量則為檸檬的1.4倍;澱粉分解酶則可以幫助消化,治療慢性腸胃疾病。另外,台灣癌症基金會也指出,蘿蔔嬰中富含的「B-葡萄糖甘脂」,為能夠預防肺癌的營養素之一。

挑選重點:市售的蘿蔔嬰多以盒裝販售,選購需時仔細觀察盒子的底部,確認芽菜的根部完整,沒有受損、腐爛及異味;並建議挑選葉片肥嫩、莖粗大者。

這種芽菜才能生食!腸胃不好、腎病患者須酌量

如果想要買盒芽菜回家補充營養,食用前也需注意芽菜的處理方式。顏元瀅營養師在臉書上說明,如果想要生食芽菜,一定要購買具有產銷履歷,或是實驗室培育的芽菜,經過檢驗確定可生食的產品;吃之前要先以可飲用的開水沖洗,盡量趁新鮮食用。

如果買到的芽菜無法確認培育環境,則建議都要用滾水燙3分鐘以上,確實殺菌才能食用,不過加熱時間也不要過長,以免營養流失。

此外,余朱青營養師也在臉書上說明,由於芽菜富含非水溶性膳食纖維,每天攝取量盡量不要超過150公克,且須搭配足夠的水份,否則容易引發胃痛。根據《聯合報》報導,李婉萍營養師也提醒,由於芽菜類通常富含鉀、磷離子,腎功能異常者須酌量食用;而腸胃不好者則須避免過量攝取生的芽菜。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芽菜營養素打敗蔬菜?這芽菜抗癌更勝青花菜、50克如吞1公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