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好人

作者:汪培珽

親愛的溪

好多年前,你說起這家人的孩子,那情緒是納悶、想不通,最後加上一點義憤填膺。

你不敢相信,讀的是高等學府⋯⋯我想起來了,你那天說,「這麼會讀書的孩子,面目卻這麼可憎,有什麼用。」

──同桌吃飯,吃肉吐骨頭,樣子粗俗;與人交談,態度輕浮掉吊兒啷噹;把父母當傭人使喚,甚至比傭人都不如⋯⋯什麼樣的教育,可以養出這樣的孩子來,我也跟著納悶。

上週,小妹帶兩個女兒來家裡小住。

姊妹倆是我們看著長大的,一向乖巧聽話,因為青春期的到來,也偷偷起了變化。

姊姊內向晚熟,妹妹活潑早熟。

晚熟的孩子,在大人和同輩小孩眼裡,都不夠討喜。還好,我看姊姊最近成熟不少。

但父母似乎沒注意到,另外的變化正在醞釀。

總佔上風的妹妹,天真減少了,態度轉壞了──她對爸爸說話不耐煩,她對奶奶說話不耐煩,她對姊姊說話不耐煩,總之,她開始說話口氣不好。唯一的例外,她對媽媽還不敢。

我家兒子跟這兩姊妹的感情,從小就好。妹妹態度的轉變,是他先發現的。

「妹妹對姊姊說話態度很不好。她跟爸爸和奶奶,也是。」

「你有跟她說嗎?」

「沒有。我不跟她們住,我說沒有用。」

我說:「你願意去跟阿姨說嗎?」

「不要。你是她姊,你去說。」

我也不要啊。沒有父母喜歡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孩子。

「我們要不要猜拳,輸的人去說。」

前天,小妹一家去迪士尼回到家,已經晚上十點。小的喊肚子餓。當我聽到妹夫喊老大去泡麵給妹妹吃時,我有些驚訝。驚訝孩子長大了,大到可供父母使喚了。

老大二話不說,馬上進廚房弄泡麵。

泡麵好了,端到妹妹面前,老大往房間走,準備去洗澡。

這時,小的口氣不好地問爸爸:「怎麼不是海鮮口味?」海鮮口味吃完了。

小的悻悻然,對著已經快走進浴室的姊姊,喊:「怎麼沒有筷子?」姊姊二話不說,又跑回廚房拿筷子給妹妹。

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如果你發現家裡有說話口氣不好的小孩,代表那個家裡,一定有「爛好人」。

那個會讀書、高學歷、面目可憎的家裡,父母就是爛好人。

如果不是爸爸、奶奶和姊姊當爛好人,孩子說話的口氣不可能這麼壞。

只有爛好人,才會對錯誤的行為視而不見。

「為什麼妹妹現在會指使她姊姊做東做西。從前不會這樣啊。」我納悶。

我家兒子說:「因為她媽媽,就是這樣指使她爸爸。」

我又突然明白了一件事。那個會讀書、高學歷、面目可憎的人,在外面可能是另外一副臉孔。他不會笨到不知道,不是人人可欺負,除了爛好人。

說話口氣不好的孩子,是家裡的爛好人寵出來的。

教孩子,不難;但要剷除家裡的爛好人,除非你有「三百壯士不準備活著回來」的決心,不然幾乎不可能。

這個決心誰有?就是我。我家沒有爛好人?哎呀,早就全被我剷除了。

後記:

為什麼誰都欺負,對媽媽卻不敢?因為,媽媽不是爛好人。

媽媽只要一看到孩子有「做人失敗」的行徑出現時,會開口糾正。

但小妹差了一步,就是效法我把孩子身邊的爛好人統統剷除。

誰有三百壯士的決心,就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