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海外發行與籌資 高雄VR FILM LAB新作赴巴黎參展

《鏡子》透過環景式舞台搭配鐵皮玩具動畫,追尋親子間的游移關係。( 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鏡子》透過環景式舞台搭配鐵皮玩具動畫,追尋親子間的游移關係。( 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歐洲最大的沉浸式內容展覽—巴黎新影像藝術節現正舉行,高雄市電影館的「高雄VR FILM LAB」今年帶著7部VR原創作品參加市場展,尋求國際發行、行銷和籌資管道。

巴黎新影像藝術節連續5年舉辦XR市場媒合會,全球沉浸式藝術的重要創投年會。高雄VR原創《諾弟》《鏡子》和《白屋》入選新單元XR Art Fair,將與國際策展人、展演場域決策者一對一媒合交流,爭取國際發行機會。另,製作中的《自監體》《暗面》《父親的錄影帶》和《擬吻》則前進市場展,為創作者媒合專案資金、尋求國際通路合作和展演機會。

《諾弟》以多角色的第一人稱視角切換,透過捉迷藏遊戲探索自我的真實狀態。( 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諾弟》以多角色的第一人稱視角切換,透過捉迷藏遊戲探索自我的真實狀態。( 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諾弟》是導演許智彥的VR動畫新作,作品以多角色的第一人稱視角切換,透過捉迷藏的心理遊戲,探索自我的真實狀態。金馬導演吳德淳首部VR動畫《鏡子》,透過環景式舞台搭配鐵皮玩具動畫,追尋親子間的游移關係。

許哲瑜導演的實驗VR《白屋》透過3D光達掃描、容積捕捉祖母的故居,探索建築空間與身體感知,抽象卻充滿情意。黃心健導演的《自監體》甫以EP.1入選美國SXSW影展,此次他與法國國寶級音樂家讓米歇爾雅爾合作,創造監視與被監視的VR世界。

《白屋》透過3D光達掃描,探索建築空間與身體感知。 ( 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白屋》透過3D光達掃描,探索建築空間與身體感知。 ( 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因《彼岸》屢奪國際大獎的導演謝文毅推出最新VR《暗面》,創造充滿想像力的虛擬實境。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與廖俊逞導演創作的《父親的錄影帶》,充滿八零年代的台式同志故事,創造出現實與慾望交融的奇妙體感。《暗面》和《父親的錄影帶》預計於今年秋天在高雄電影節世界首映。

高雄市電影館與台灣文策院、法國在台協會、法國國家電影與動畫中心和新影像藝術節也將共同簽署「台法人才交流計畫」,其中法國藝術家赴高雄的駐村計畫也於影展期間發布公告,廣邀法國XR領域創作者投件,並預計於明年在高雄駁二特區駐村。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VR版「開房間計劃」 《遺留》獲沉浸式最佳體驗獎
國美館鎮館之寶「蓮池」 結合VR技術國慶免費看
第一苦旦廖瓊枝大弟子! 《逸心為戲》記錄張孟逸劇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