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都只有國中小畢業,卻重視教育和陪伴》陳志恆心理師:爸媽雖在意成績,但更在乎「我」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陳志恆的父親是煉油廠工人,母親則是家庭主婦,雖然學歷都不高、也不富裕,但非常顧家,「父母的愛與陪伴,是最好的滋養,讓我得以成為今日的我。」

對很多父母來說,陳志恆彷若一盞明燈,他所分享的教育教養建議,總是真切實用,又於理有據,對青少年心理的洞察,更是深刻細膩。

不僅為眾人指路,他也常對時事提出觀點與倡議,例如反對過量罰寫、疾呼管制3C等等,不怕逆風。

「我從小就蠻有正義感,還曾立志要當教育部長,希望能做教育改革!」陳志恆笑稱,自學生時代起,他便特別在意大人言行不一或處事不公,還曾為此寫抗議書,並在心中決定,長大後一定要做點什麼。

後來,他成了諮商心理師,進到中學校園服務近十年,還曾當過輔導主任;工作之餘,也在網路上寫文章,隨著粉絲愈來愈多,演講、出書邀約不斷,陳志恆決心放下鐵飯碗,專心推廣教育教養觀念。

近期,他出版了第九本著作《陪伴孩子高效學習》,旋即登上暢銷榜,「為人父母,難免都會在乎孩子的成績,但我想提醒大家,學習這件事,光靠學校老師或補習班是不夠的,父母的陪伴、引導與支持,才更關鍵。」

父母學歷都不高,卻很重視教育與陪伴

陳志恆讀碩士時,研究主題就是「學習輔導」,中學任教期間,也陪著許多學生走過學習困境,而他之所以強調「父母」的角色,除了基於專業,還源於自身的成長經歷。

他透露,自己的母親在國小畢業後,就去做工、分擔家計了,父親也是國中畢業就出社會;儘管學歷不高,兩人卻很重視教育,主因父親在中油煉油廠工作,同事們大多住在同一個社區,小孩們都讀中油子弟學校,生活圈高度重疊,大人難免愛聊小孩、聊成績。

從陳志恆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會盯功課,每天回家吃飽飯後,他跟哥哥得先寫作業,母親還很認真檢查,不僅簽聯絡簿,連作業本都每一頁必簽名;看電視的時間也有管制,每天只能看半小時。

熱愛閱讀,三不五時跑圖書館借書看

閒暇時,陳志恆會跟哥哥玩,或去同學家,也常跑圖書館,「中油社區有圖書館,爸媽很鼓勵我們去,那時一戶有一張借書證,一張可以借四本書,我每次去都會借滿,雖然不一定全看完,但多少會翻過,現在回想起來,那是極重要的閱讀養成期。」

雖然重視課業,但母親也會要他與哥哥做家事,例如週末要拖地、要洗鞋子等,希望從中培養責任感。

值得一提的是,陳志恆的父母也很重視身教,並非單方面的要求小孩。「比方說,我媽閒暇也會借書,我以前就知道有九歌這家出版社,因為看她讀過;又例如,我們去補兒童美語時,我爸如果有空,也會跟去,雖然他有時會打瞌睡,但是真的有想學。」

重視身教,父親還讀補校、都考前三名

父親後來還去讀補校,陸續拿到高職、專科文憑,陳志恆說,那時父親得日夜輪班,工作挺辛苦,卻仍排除萬難補學歷,而且常考前三名,「每次他拿到獎狀,都會show給我們看,讓我也好想、好想得到獎狀喔!」

不僅花心思培養孩子的閱讀與學習習慣,陳志恆的父母對於學習的「意義感」也很在意。

陳志恆還記得,在小學二年級時,有一次,他陪母親去市場,菜販找錢時算錯了,他告訴母親後,立刻獲得大大的稱讚,「我媽不但向我道謝,還對我說,在學校學算術,是很有用的,以後學會愈多,我的能力就會愈強!那是我生平第一次發現,知識就是力量。」

他直言,母親當時應該不知道什麼是「學習動機」,純粹是機會教育,但卻對他造成蠻大的影響。

「爸媽固然會在意成績,但更在乎的是『我』」

當然,父母重視教育,並不完全是好事,重視分數、與他人比較成績等等,也會為孩子帶來焦慮感,但陳志恆認為,這沒有對他造成太大的困擾,因為他能清楚的感受到「爸媽固然會在意成績,但更在乎的是『我』。」

如此用心栽培,讓陳志恆跟哥哥的成績都很好,上國中後,父母就不太管了,「畢竟我們很自律了,可以感覺出他們是信任我們的。」陳志恆強調,大人要怎麼樣從孩子還小時,就陪著養成好習慣,然後信任孩子,然後放手,這是有順序跟因果關係的。

總是第一名的陳志恆,聯考時也無懸念的以全校最高分考進第一志願-高雄中學。進高中後,他維持高昂的鬥志,沒想到,第一次月考數學竟只考26分,令他晴天霹靂。

高分進雄中,第一次月考數學卻只考26分

「我當時一直在想,怎麼可能?以前我都考98分、99分、100分耶!雖然其他同學也沒考多高分,但也沒我那麼慘。後來,我就跑去市區補習,也每節課都在算數學,結果第二次月考60幾分、第三次月考又不及格…」

成績不如預期,加上明星高中「學霸如雲」,讓陳志恆覺得很不公平,為什麼有人就是天生聰明呢?他也不服氣,心想,如果自己更努力,應該能追上吧?

冷靜下來後,他仔細檢視,發現自己讀數學時,並沒有搞懂基本概念,而是花大量時間在刷題、背解法,無法融會貫通,導致事倍功半;找到癥結後,他開始試著調整讀書方法。

那時的陳志恆,忙著調整學習腳步,也一邊觀察外在環境,每當有師長言行不一、或用連坐法處罰無辜者等情況時,都會心生不平,還曾立志要當教育部長,後來也真的走上教育之路。

成長型心態,讓人遭逢挫折仍願意努力

上了大學,陳志恆接觸到心理學、教育學和腦科學,碩士時又以「學習輔導」為研究主題,他才發現,自己在雄中面臨學習挫敗時,並未放棄,有一大主因,是他曾有的成功經驗,支撐他相信「努力就有機會變好」,用教育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就是有「成長型心態」。

另一個關鍵,則是父母當時並未落井下石,而是不斷鼓勵,「這讓我有『再努力一下吧』的念頭,我也是讀了心理學後才知道,意志力跟肌肉一樣,都是愈練會愈好的。」

先把心態調整好,再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是陳志恆長年推廣的概念。如今,他也成了爸爸,有個五歲多的女兒,他分享,自己在帶孩子時,有三個基本的大原則。

教養基本功:有品質的陪伴、作息穩定

首先,是盡量陪伴,陳志恆認為,他的原生家庭雖然不富有,父母學歷也不高,卻給了他許多養分,關鍵在陪伴,也因此,他現在只要有空就陪女兒,盡可能的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讀書。

現代父母常很忙碌、沒有時間,他強調,陪伴的品質才是重點,而且當陪伴到位了,很多育兒難題如情緒調節、3C控管等,也都有解。

其次,是作息要穩定,養成好習慣。就孩子身心發展的角度看來,生活愈規律愈好,父母最好能讓孩子每天回家後的行程都「結構化」、都固定下來,生活步調穩定了,對孩子的情緒、專注力、乃至於成長都有幫助。

正向聚焦,讓孩子保有內在力量

「我到現在都還認為,我爸媽送我最大的禮物,就是每天回家吃飽飯、洗完澡後,一定要坐在書桌前,靜下心來複習功課或看看閒書,這對我幫助很大,這個習慣我也維持至今。」

第三,是正向聚焦。簡單來說,就是多看孩子有做好、有進步的地方,多給鼓勵;倘若孩子犯錯時,也就事論事好好講,不責備、不懲罰,教孩子什麼是對的、該怎麼做。親子互動愈良好,孩子愈有向上動能。

陳志恆強調,這些底子打好了,再來談學習策略、讀書方法,自然勝率較高,「大家也別忘記,考試是一時的,親子間的情感連結則是一輩子的,你的鼓勵、肯定或安慰,能讓孩子保有內在力量,帶著愛與祝福,往前走。」

照片提供:陳志恆

更多教養策略及教育快訊,就在《未來Family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