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的麥笛/劉永宗

劉永宗

不經意間,哀傷再次湧上心頭。不覺間,爺爺已離開我們整整二十七個春秋。此刻,我獨自坐在窗邊,望向那遙遠的天空,仿佛又聽到了那悠揚的麥笛聲。那笛聲裏,不僅充滿了故鄉蕎麥的淡淡香味,更承載了我對爺爺悠長的思念。

小時候,爺爺是我最親近的人。我的臉上長著難看的黑色胎記,總是非常自卑。但爺爺依然把我當成寶,總愛帶著我四處走動。無論是到親友家做客,還是家裏來了親戚難得品嘗美食,我總能得到最好的待遇。那時的我懵懵懂懂,只知道有爺爺在,就有無盡的歡樂。

記得每到收麥時節,爺爺總是忙碌而快樂。在金黃的麥田裏,他手持鐮刀,一刀一刀地割下熟透的麥子。汗水順著臉頰流下,卻掩不住他眼中的喜悅。勞作之餘,爺爺會隨手折下幾根麥稈,在手指間靈活地編織。不一會兒,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鳥或是一頂精緻的遮陽帽就會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總會驚歎不已,佩服爺爺的巧手。

而最讓我難忘的,還是爺爺吹奏的麥笛。他會選取幾根粗細適中的麥稈,巧妙地削去外皮,留下一個空心的管子。然後,他輕輕地吹起,那悠揚的笛聲便飄蕩在田野間,仿佛能喚醒沉睡的大地。我總會坐在爺爺的身邊,靜靜地聆聽。那笛聲裏,仿佛有故鄉的田野、有爺爺的故事、有我們共同的回憶。

麥子熟了,家裏的餐桌上也多一些美食。爺爺有時會親自下廚,為我們煎制美味的“皮煎”。那金黃的色澤、酥脆的口感,至今仍讓我回味無窮。雖然那時的日子並不富裕,但爺爺總能用他的巧手,為我們編織出一個又一個美好的瞬間。

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爺爺的身體日漸衰弱,我卻疏於陪伴。直到有一天,我意識到應該回老房子看看多日未見的爺爺,我才匆匆趕回。當我看到爺爺窩在眠床上那瘦弱的身影時,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曾經偉岸的爺爺瘦得脫相了,他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滄桑,那雙曾經靈活編織的手也變得乾癟無力。他看著我,輕輕地說:“榮宗啊,你為什麼總是呆在新厝啊,爺爺的日子可能不多了……”那一刻,我的心如刀絞,卻無言以對。

爺爺過世的那天是中秋節,一個本該團圓的日子。我們圍坐在皎潔的月光下,悲傷無以復加。我的嗓子哭啞了,姑媽跑過來安慰我,我們一起抱頭痛哭。我知道,從此再也聽不到爺爺的麥笛聲了,再也看不到他那慈祥的笑容了。

過年時,全家人又聚在一起,團圓桌上卻少了爺爺的身影。他的外套披在一只“高背椅”上,椅子上是他的帽子,桌上擺了他的碗筷,仿佛他仍坐在那裏。旁邊的拐杖靜靜地立著,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過往。我默默地凝視著這一切,淚水噙滿了眼眶。當大家一起喊著:“爺爺回來團圓了,回來過年了……”我的眼淚再也抑制不住,奔湧而出。

如今,每當我想起爺爺,那悠揚的麥笛聲便會在耳邊響起。那笛聲裏,不僅有故鄉的田野和美食,更有我對爺爺深深的思念和感激。我知道,爺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愛和精神將永遠陪伴著我們——爺爺希望我能“榮宗耀祖”,我輩更應發奮圖強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