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外文摘:香港沉沒,乃因抗爭未有「見好就收」?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者蔡子強退休前接受訪問,認為過去十多年香港政治生態被激進力量主導,香港年輕人未學懂“進退有據”,導致今日公民社會面臨全面肅清。台灣《上報》發表文章《和中共打交道別想見好就收》,作者顏純鉤認為, 他的說法並不新鮮,這就是“見好就收”的心態,在反送中運動初期、六四鎮壓之前都出現過。至今仍有人埋怨趙紫陽沒有與鄧小平妥協,造成黨內改革力量“一舖清袋”(孤注一擲)。

文章說,香港人的民主抗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間起伏與演變都是時勢造就的,不是某些人左右的結果。運動沒有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缺乏足夠權威去主導方向與策略,只是不同政治力量的合力所推動,不論理性或激進,自有其內在邏輯,不是選擇題,也沒有是非。政治是妥協的藝術,這在民主國家行得通,“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獨裁殘暴、不講信義的統治者,與中共妥協,永遠都不是妥協,只是單方面不斷的退讓與屈服,最終習慣被統治而已”。

作者強調,“袋住先”的說法對現在仍身在苦牢的手足們極不公平。從黎智英到何俊仁,從黃之鋒到鄒幸彤,從蘋果日報到立場新聞高層,他們都理性平和,只是不肯屈服。實際上,香港人固然一舖清袋,中共更是一舖清袋,因為反送中運動,“中共在全世界面前大暴露,中共從來沒有像今日這樣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四面楚歌望天打卦”。

中美並不容易脫鉤

台灣《新新聞》發表文章《中美脫鉤了嗎?》,作者呂紹煒指出,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中國2021年出口總額約3兆3,640億美元,年增29.9%,點;進口總額2兆6,875億美元,年增30.1%,全年貿易總值 6.05 兆美元、貿易順差高達6,765億美元,都是歷史新高。雖然中美的貿易戰、科技戰打得震天響,但去年中美貿易額還是成長了6.3%。

文章說,作為世界工廠,中國的制造業是從垂直縱向到橫向都相當完整又龐雜,每個國家的資源、秉賦不同,能成就與扎根的產業也不同,現在就說越南取代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是說太早了。而且,人口尚1億的越南,不可能取代有14億人口的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因為量體差了十倍以上。

作者認為,也許幾年後,“脫鉤”真的會發生、擴大,但不是現在,因為數據上完全無法支持此說。真實的情況或許是:許多國家、大企業、供應鏈,都體會到“雞蛋全放一個籃子”的風險太高了,不能把所有重要的生產都放在中國,因此,尋找在其它國家或地區、甚至回到母國設廠生產;有人稱之為“中國+1”而非脫鉤。

外媒報道中國缺乏日常視角

新加坡《端傳媒》發表文章《記者被驅逐後,外媒如何報導中國?》,作者聞予重點觀察七家外國媒體(《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BBC、《經濟學人》、《外交政策》)在2021年的中國報導,尤其是對台海關系、中美關系的闡述,發現外媒的關注點和文風與疫情前類似,但因為空間收窄,其筆下的中國的“威權”形象已然固化,視角也多聚焦於高層和宏觀層面,缺乏日常視角。相較而言,經濟和外交報導的豐富度遠超高層政治。

作者認為,相較於中國政治報導的“隔靴搔癢”,台海報導則角度多元,也有諸多歷史回溯。經濟、疫情、地緣政治交織的復雜性,在報導、評論、分析文章中都被細致闡釋。對於美方立場,如華盛頓郵報的高級政治記者Aaron black所言,拜登個人和白宮官方之間似乎存在矛盾,拜登想打破“模糊”,在公開場合多次肯定《台灣關系法》的重要性,美國需要在台灣遭遇軍事威脅時給予幫助。但官方仍措辭謹慎,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中方則延續了一貫的口徑,以“戰狼”式的口吻對待美國的表裡不一,也通過外交和經貿孤立台灣,在宣傳話語中狠批獨派的“目光短淺”。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