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外文摘:520來臨,中共對台施壓有多狠?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520前共軍對台軍事施壓出現新態樣》,作者揭仲指出,從1月13日賴清德副總統勝選迄今,中共出乎外界意料之外,未在台灣周邊實施聲勢浩大的針對性軍事演習;推測是在去年11月15日的舊金山拜習會中,雙方應該達成以“華府約束台灣”,換取“北京不大幅升高台海軍事緊張”的“默契”。

文章說,盡管如此,為避免即將上任的賴清德政府,因為北京在選後未采取大規模的軍事威嚇,而低估北京在紅線遭沖撞時、兌現威脅的決心,並對內有所交代,遂要求共軍近期在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聲勢雖相對低調、但內容卻頗具威脅性的軍事施壓行動。或許還要加上自5月以來,中共海警與其他海洋執法單位在金門周邊海域的連串行動,包括7日4艘海警船艦編隊進入金門禁止水域,與9日海警與其他公務船共12艘在金門周邊的聯合操演、其中11艘進入禁限制水域。

作者說,這些行動之目的,是北京試圖在不違背與華府之“默契”的情況下,向即將上任的賴清德政府施壓。然而,這些行動雖然不會立即升高台灣海峽的緊張情勢,但諸如“軍機刻意朝台灣陸地接近”等行為,還是會大幅增加兩岸軍方在台灣周邊海空域短兵相接的頻率,使兩岸因為擦槍走火或單純的軍事意外,引發各方意料之外之軍事沖突的風險,仍舊居高不下。

普京警告中方不得退讓?

台灣“上報”發表評論《彭麗媛所有的優雅瞬間皆被俄國粉碎》,作者湯名暉回顧指出,在中國領導人最重要的訪法行程期間,中法雙方刻意在比利牛斯山營造的母性氛圍,為近年極少訪外的彭麗媛營造國母時尚,各種透露出女性特色的葡萄酒單與料理,宛如重現18世紀精致的外交宴會。中國精心布置華麗的饗宴,卻遭受普京釋放戰術核武軍演的訊息,成為外交盛宴的毀滅性武器,所有的優雅瞬間被俄國粉碎,尷尬則留給習近平。普京之舉看似警告法國不可妄然出兵參戰,實則警告中方不得在俄烏戰爭的立場有所退讓,中國必需優先考量普京的五連威望,並且堅定“無上限”的中俄關系。

作者認為,為確保進入戰爭體制的國家能夠維持有序運轉,捆綁中國的地緣政治利益成為普京在大戰略上的必然之舉,從民生必需物資到獲取資金,俄國可以讓出遠東作為中俄合作的基地,同時也讓俄國成為中國面臨貿易戰的另一個疏散市場。與此同時,隨著戰場的天秤逐漸傾斜,俄國本身在漫長的沖突中徐徐推進,借由自身的軍事成績說服中國加碼。俄烏戰爭邁向“超常態持久戰”的戰爭型態,甚至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利。

作者說,中國若持續與西方國家加深矛盾,眼下即將受到影響的電動車產業比半導體創造更多民間就業部門,日韓和台灣也將趁機得利。前有印太地區逐漸成形的多邊安全機制,內有嚴峻的經濟與產業結構問題,普京此次的中國之行將使中國領導人們思考未來的定性問題。

如何應對第二次中國沖擊?

拜登政府現在對中國出口的電動汽車征收高達100%的關稅,並對半導體和電池等其他進口商品征收關稅。《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做好准備,第二次“中國沖擊”來了》,作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認為,這些關稅的直接影響很小,因為美國目前從中國進口的受影響商品很少。但拜登的舉動不僅僅是一種象征性的姿態。這是一個警告——一個信號,表明美國不會接受第二次所謂的中國沖擊,即可能破壞政府議程關鍵部分的激增進口。

文章說,第二次中國沖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的弱點,而不是優勢。中國經濟陷入困境。消費者支出在國民收入中所佔的比例非常低,而隨著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和技術進步的放緩,導致回報遞減,過去推動經濟增長的高水平投資支出已經變得不可持續。

中國曾在一段時間內用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和膨脹的房地產行業掩蓋這些問題,但這個游戲似乎已經結束了。無論中國拒絕增加消費支出背後的意識形態或策略是什麼,剩下唯一的出路就是維持巨額貿易順差,將在中國生產但中國不能或不願消費的東西傾銷到其他國家的市場。

為什麼美國不能接受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人們依然在擔憂第一次中國沖擊造成的社區混亂。作者指出,還有一個新問題:氣候變化。被征收新關稅或被提高關稅的貨物主要是與綠色能源過渡有關的產品;電動汽車一直備受關注,但巨型電池——它現在開始在解決可再生能源間歇性問題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因為太陽不總是發光,風不總是吹——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因此,作者認為,“在征收這些新關稅時,拜登的人正在做他們必須做的事。我看不到其他選擇”。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