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線棒超多人都用錯!牙醫示警「3NG動作」:別再幫牙菌斑搬家


吃飽飯後因為牙縫卡菜渣,你也會使用「牙線棒」剔牙嗎?但牙醫師許家榕表示,大多數人的使用方式都是錯的,例如像鋸刀一樣前後拉,清完一顆牙沒經過清洗,再接續清其他牙齒,殊不知菜渣沒清乾淨,卻在幫牙菌斑搬家!醫師點出3個使用牙線棒的NG動作,並示範正確的使用方式,以防止牙肉受傷、蛀牙!

牙線棒3大NG動作別做!醫:不要再幫牙菌斑搬家

為了口腔健康,大家都希望不要蛀牙,偏偏飲食與清潔習慣最容易成為蛀牙推手!牙醫師黃斌洋就表示,蛀牙其實就是牙垢太多、食物殘留時間又長,口腔細菌將糖分代謝成「酸」侵犯到牙齒,造成脫鈣的現象。由此可見遠離蛀牙最重要的是清潔,將唇齒間殘留糖分、牙垢、髒東西清光光,是最重要的事。

但明明每天早晚都有刷牙,台灣蛀牙盛行率仍舊高達90%,幾乎人人一生中都曾經有蛀牙,不妨檢視日常習慣有沒有問題,例如錯誤使用牙線棒可能是其一。牙醫師許家榕在臉書粉專提到,很多患者吃飽飯後很認真使用牙線棒清潔,卻沒掌握到正確技巧,不僅沒有發揮應有效果,反而造成牙肉受傷、蛀牙,因此他po出影片示警「3種NG動作」千萬別做,不要再幫牙菌斑搬家了!

NG動作1. 不要垂直往下壓

垂直往下壓會把牙肉壓受傷。

NG動作2. 不要前後用鋸的

前後鋸看似在清潔,實際上沒有辦法把菜渣清出來。

NG動作3. 牙線棒不要從頭用到尾

清完一個牙縫後,牙線棒上面其實都是髒東西,若同一支從頭用到尾,等於又將牙箘斑搬到另一顆牙齒,這樣的清潔是沒有效果的。

牙線棒這樣用才對!「2技巧」有效清食物殘渣

許家榕拿出牙齒模型示範「最理想的牙線棒使用方式」,首先,把牙線棒放進牙縫後,輕輕地貼著右手邊的面,進到牙肉的側邊「用刮的」清潔,清完後再以同樣方式換到左邊清潔, 這樣食物殘渣才能有效的被清出。

「清完一個縫,上面應該蠻髒的吧!」許家榕說,千萬不要為了省錢,一根牙線棒從頭用到尾,正確做法是,每清完一個縫就在水龍頭下把它沖乾淨,或是拿衛生紙稍微擦過,待牙線棒上沒有殘留牙菌斑後再繼續清下一顆牙;若是清了兩三個縫後,開始覺得牙線變得鬆鬆的、沒張力時,就丟掉換一支新的,再繼續往下清。

最後也提醒,牙線棒最好只作為「應急」時使用,不建議當成日常主要清潔工具。牙醫師黃斌洋解釋,使用牙線較能沿著牙縫完整清潔,且一段用完可以直接換用另一段,比牙線棒清潔效果更好、也衛生許多,「牙刷搭配牙線,是守護口腔健康不蛀牙的兩大王牌!」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牙線棒超多人都用錯!牙醫示警「3NG動作」:別再幫牙菌斑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