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150週年 屏東石門古戰場縣定古蹟碑揭牌

牡丹社事件150週年,屏東縣定古蹟碑「石門古戰場」今日揭牌。(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牡丹社事件150週年,屏東縣定古蹟碑「石門古戰場」今日揭牌。(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今年是屏東牡丹社事件發生150週年,屏東縣政府今天(22日)與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琉球沖繩代表、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以及部落族人齊聚事件發生地,共同為縣定古蹟碑「石門古戰場」揭牌,借鏡歷史,祈願世界和平。(溫蘭魁報導)

150年前的5月22日,屏東恆春半島發生牡丹社事件,1874年,日軍以1871年的琉球漂民事件為藉口出兵,5月從現在車城鄉的射寮登陸,沿著四重溪上溯,5月22日到了現在牡丹鄉的石門峽谷,跟當時牡丹各社的族人發生激戰,部落族人奮勇守護家園,牡丹社頭目aruqu父子奮戰而亡,歷史上稱之為「牡丹社事件」。

150年後的5月22日,屏東縣政府在當初的事件發生地,為縣定古蹟碑「石門古戰場」揭牌。

紀念活動開場由高士部落靈媒張順枝VUVU進行Palisi告慰祖靈,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牡丹社事件是一場因為語言與文化隔閡誤解而發生的歷史事件,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活動,既是紀念先民捍衛家園的決心,更是體會和平共存、團結合作的真義:「透過這樣的一個事件的和平紀念活動,因為走過了歷史、走過了戰爭、走過了傷痛,我們大家必須手握著和平,共同的走在團結的路上。」

高士部落靈媒張順枝VUVU為活動祈福。(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高士部落靈媒張順枝VUVU為活動祈福。(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系列紀念活動以和平、團結合作為主軸,有大型藝術作品、攝影工作坊與市集音樂會的風城祭,還有以「無邊境博物館」概念打造的風城半島品牌牡丹遊客中心開幕典禮,以舞蹈反思牡丹社事件的蒂摩爾古薪舞集戶外公演、部落走讀等多元活動,一直持續到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