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漲翻天 外食費增加5.5趴 創13年最大漲幅

主計總處公布4月份消費者物價總指數年增3.38%,連續2個月飆破3%,蔬菜、水果、外食費、肉類、家庭用品等物價及房租紛紛上漲。(鄭任南攝)
主計總處公布4月份消費者物價總指數年增3.38%,連續2個月飆破3%,蔬菜、水果、外食費、肉類、家庭用品等物價及房租紛紛上漲。(鄭任南攝)

通膨壓力加大了!主計總處昨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不但連續2個月超過3%,且漲幅持續擴大至3.38%,續創9年半新高;細部來看,剔除能源及蔬果後的核心CPI,上漲2.53%、外食費漲幅更高達5.56%,雙雙創逾13年最大漲幅。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影響4月CPI的七大類項目全數上漲,以蔬果為例,受到天候影響漲幅持續擴大,蔬菜漲幅高達27.7%,蛋類、肉類也因為飼養成本增加,價格分別上漲21.39%與5.9%;外食費則因為餐飲業者反映食材成本上升,在陸續調漲價格的情況下,漲幅衝上5.56%,創2008年12月以來新高。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外食費中,以中式早點漲9.65%最多,西式早點7.27%次之,中式米食、中式麵食、火鍋也都有逾6%的漲幅。

曹志弘坦言,「國內物價上漲壓力很大」,近來新台幣持續貶值,兌美元邁向30元大關,廠商在進貨成本增加的情況下,確實會產生「輸入性通膨」的風險;曹志弘進一步分析,受到俄烏戰事影響,國際農工原物料價格偏高,雖然已見收斂,但短期大幅下跌的機率不大。

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所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中,4月平均漲幅突破4%、年增率高達4.41%,其中,雞蛋漲24.39%、豬肉漲7.66%、麵包漲7.64%,而麵粉也漲了7.3%,拉高統計平均值。

曹志弘認為,通貨膨脹定義是物價全面、持續且顯著上漲,國內有物價上漲壓力,卻還不到通膨的地步;依照國際原物料居高不下的情況來看,曹志弘預估,5月CPI仍可能高達3%以上,政府積極抑制通膨下,整體CPI高點落在第2季,第3季開始會慢慢收斂。

若以每月消費支出8萬元規模的家庭為例,主計總處表示,在購買相同品質、數量以及服務的前提下,家庭平均支出會較上年同月增加2704元,其中,外食費多支出423元較多,油料費、蔬菜等,則分別多支出340元以及287元。

◤黃金保值入手好時機◢
黃金抗漲6折起!一台兩省近9千
熱售1台錢幸運貔貅 挑戰平台最低價
大家都在買這款 金條塊限時89折
買越重省越多 黃金限時最高省8.8萬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