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高? 大型零售商也藉機擴大利潤 Target營業額掉 降價吸客

疫情過後兩年來,食物雜貨價格持續飆升,消費者怨聲載道減少開銷,反過來也威脅到零售集團的利潤。對此,大型零售商目標百貨(Target)及平價連鎖超市Aldi宣布數千數商品降價。沃爾瑪(Walmart) 也新推出一系列自家品牌食品,價格大多在5元或以下。

目標百貨宣布大約5000種商品會降價,包括牛奶、農產品、麵包及咖啡等,聲稱今次減價將「為消費者總共節省數百萬元」。 白宮不忘邀功,在X上發帖稱:「一直取得創紀錄利潤的雜貨連鎖集團,響應拜登總統的呼籲,為消費者降低價格。 」

其實這些大型零售集團的降價,反映出美國經濟的矛盾情況,雖然數據顯示經濟是強勁的,但通貨膨脹及利率持續高企,整體債務水平飆升,許多消費者陷入困境。

自2020年以來,雜貨價格上漲了近27%,超過整體通膨率,再加上房屋和能源成本上漲,美國人對2024年大選前的財務狀況前景愈來愈黯淡。

經濟政策智庫Groundwork Collaborative執行董事歐文斯(Lindsay Owens)指出,儘管勞動力短缺、燃料成本上漲、國際衝突、供應鏈中斷,加上天災等綜合因素,導致食品雜貨價格飛漲,但零售集團哄抬物價及產業整合,才是物價飛漲的主要原因。

歐文斯22日在參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一個小組上指出,這些集團聲稱是營運成本上漲而加價,但從數據上明顯發現,在自身成本上升的同時,公司也藉機擴大利潤。

消費者對此只有減少開銷,其中目標百貨今年首季銷售額下降了3.2%,超過了同行,表明正在失去市場份額,因此才有減價吸客之舉。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布碌崙3華人偷挖民宅竹筍 遭警方逮捕
50分鐘4萬元 華人富二代包機去賭城蹦迪
冷眼集/賴清德甫上任就下軍演重手 北京對華府已經失去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