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窄曲折 汐止北山大橋機車道 事故頻傳

汐止北山大橋機車道狹窄又曲折,導致追撞事故頻傳,市議員張錦豪建議機車道末端右轉進入大同路的路口,應維持常設綠燈,避免塞車。(高鈞麟攝)
汐止北山大橋機車道狹窄又曲折,導致追撞事故頻傳,市議員張錦豪建議機車道末端右轉進入大同路的路口,應維持常設綠燈,避免塞車。(高鈞麟攝)

汐止北山大橋機車道狹窄又曲折,每逢上下班尖峰時段必回堵,車流大排長龍,騎士稍有不慎,來不及煞車,導致追撞事故頻傳。民代建議,機車道末端右轉進入大同路的路口,應維持常設綠燈,避免塞車。對此,交通局說明,因該處鄰近公車候車亭,設置常綠燈號有難度,未來會再研議其他方式,減少事故發生率。

北山大橋連接新北市汐止區與台北市南港區,另可銜接環東大道,由於機車道是拆掉人行道改建而成,路幅狹窄且彎曲。不僅雨天經常積水,騎士事故率超高,更不時有汽車誤闖駛入機車道,甚至逆向行駛,險象環生。

過去,地方始終有廢除北山大橋機車道的聲浪,養工處曾做「機車道截彎取直計畫」可行性評估;2020年6月13日,交通局開放白牌機車假日行駛北山大橋主線道。地方人士認為,既然白牌機車假日可行駛,為何平日不行?為了安全起見,不如直接廢除。

民進黨議員張錦豪表示,北山大橋機車道設計不良,車道過窄、彎度極大,尖峰時段大量機車湧入,塞滿整個車道。受到彎路及紅綠燈影響,車道尾端要右轉駛入大同路的路口,經常排成長長的車龍,後方騎士若稍有不慎,經常會追撞前車。他建議,進入大同路連接北市端的路口,應維持常設綠燈,可紓緩車潮、避免塞車及發生追撞事故。

交通局長鍾鳴時坦言,北山大橋機車道頻傳事故屢有所聞,因此交通局做了靜態標誌提醒機車族要保持車距、注意前方路況,「但看起來效果還是很有限」。

鍾鳴時說,北山大橋機車道尾端鄰近公車站牌,不時有行人通行。考量行人通行的時間,若設置成常綠燈號,不免對行人造成困擾,也有一定的難度。未來研議挪移公車站或畫設槽化線,維持空間安全,防止車體衝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