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挺著大肚子演短劇 譚艾珍揭演藝圈40年祕辛

▲譚艾珍在多部偶像劇中飾演慈愛的奶奶讓人印象深刻,是不少戲劇的「御用阿嬤」。(圖/譚艾珍提供、翻攝自網路)

記者黃憬真/專題報導

資深演員譚艾珍的演藝事業多元化,電影、電視、舞台劇、主持都有她的身影。她從年輕演到老,曾在多部偶像劇中飾演慈愛的奶奶而讓人印象深刻,因為她所詮釋的奶奶角色很俏皮可愛,是不少戲劇的「御用阿嬤」。此外,她一直是動物福利環保協會長期志工,曾飼養上百隻流浪狗,並積極推行動物保育觀念,還身兼宗教或慈善團體的志工。現在她的生活非常豐富,除了演戲、擔任志工外,還積極上課學習勞作,未來還想參加單車長青組,希望在65歲可以環島一圈。

奶奶角色俏皮又可愛 不少戲劇的「御用阿嬤」

譚艾珍在1975年進入華視訓練班,在1976年以《愛情文憑牛仔褲》這部戲劇出道,1978年正式和華視簽合約,最讓台灣觀眾熟悉的是1985年的三支雨傘標友露安感冒糖漿廣告,再來應該就是《好小子》電影,她在裡面飾演奶奶。雖然譚艾珍在很多的電影電視劇中都有充分曝光,但後來在多部偶像劇中飾演慈愛的奶奶而更為人所知,因為她演的奶奶角色都很俏皮又可愛,並散發強大正能量,因而曾獲華劇大賞的「最佳婆媽獎」,更是不少戲劇的「御用阿嬤」。

▲譚艾珍演的奶奶角色都很俏皮又可愛,並散發強大正能量,曾獲華劇大賞的「最佳婆媽獎」。(圖/翻攝自網路)
現在60多歲的譚艾珍,一年大約接一部偶像劇或一部華八,去年接演了《飛魚高校生》,但大約只演了2集,她笑著透露,「我接到劇本,看完第一集後,我自己就知道10集以內都不會出現,經紀人還驚訝我怎麼知道,因為以我們的老經驗,看完第一集就知道應該是要用什麼走向比較好,結果真的是這樣。其實這部戲蠻新鮮的,不用像以前舊的模式那麼早出現,應該要讓年輕人多拍一點,因為它很清新,連我都愛,以旁觀的立場來講,這樣的安排是對的,於是到了年底才接了一個舞台劇」。

▲譚艾珍一年大約接一部偶像劇或一部華八。(圖/翻攝自網路)

現在和過去不能相比較 現在戲劇還不錯製作品質好

對演員來說,都會看劇本好壞再決定是否要接戲,譚艾珍坦言是這樣沒錯,但她認為最重要的是會找她的劇本也不會不好,她說,「我覺得現在的戲劇還不錯,進步很大」。但有些演員覺得和早期相比,現在的劇本和以前差很多了,感覺以前比較好,譚艾珍認為那是不一樣,她強調,「這是不同的境界,早期觀眾的喜好和趨勢是不可以拿來跟現在相比的,畢竟時代、觀眾群都不同,而且模式也不一樣」。

「我倒覺得現在還不錯,反而是中間有一段時間,劇情是有太過度離譜,雖然觀眾口味被養到很重鹹,但還是會想要反璞歸真,就又會回到比較清新的方式,像溫馨是反應社會的需求,而且現在的人比較喜歡安定和清新,還有喜劇的歡喜、開心的能量,所以戲劇會回到這樣的一個模式上面,有任何變化我覺得都是應該的,而且現在製作品質也都比以前好了,以前指的是離譜重鹹的那段時間,也跳脫了,也不會再回到過去,因為現在觀眾頭腦很清楚,而且很多元,也不會出現一面倒的收視率」,譚艾珍補充表示。

▲譚艾珍覺得過去的劇本和現在不能相比較,因為時代、觀眾群都不同,覺得現在還不錯,而且製作品質也比較好了。(圖/譚艾珍提供)

志工工作很忙碌 到健身房做肌耐力訓練

除了演戲外,長期茹素且推動素食十餘年的譚艾珍還固定主持大愛台的《現代心素派》,已經主持10多年了,只要沒什麼狀況就會繼續主持。其實譚艾珍很忙的,因為她還是長期的動保、宗教或慈善團體的志工,她笑說,「我真的很忙,最近才剛帶完一個營隊回來,接下來我還有任務,要做孩子的家庭訪問,這可是遍佈全台各地」。她只要沒有事情或戲劇要拍,志工的工作就會多接一點,她還表示,只要她一接戲,尤其是類似華八的戲時,她比較不能掌握什麼時候會需要出現,反而讓她不敢接志工工作,這時就會閒閒沒事在家裡等通告,否則會找不到她的。

▲譚艾珍長期茹素且推動素食十餘年,固定主持大愛台的《現代心素派》。(圖/翻攝自網路)

在身體方面,譚艾珍從去年開始固定到健身房做肌耐力訓練,她說,「到了60多歲的年紀,身體需要了,而且我剛到復健科做完腿部的神經檢查,因為我現在走一小段路後,小腿會抽痛,做了X光檢查發現是早期年輕時摔跤的關係,會有一點滑脫的現象,所以會壓到神經,現在會如此明顯都是因為年紀大了,肌肉和韌帶的支撐比較不足了,所以容易壓迫到神經,還好去年我就開始做肌耐力訓練,現在則是多增加一個訓練的復健,要好好配合,如果不趕快配合,等到更老以後才做會更吃力一點」。

▲譚艾珍從年輕演到老,約40年的演藝生涯,演了不少部戲劇,也跟許多演員合作過。(圖/譚艾珍提供)

身體狀況都還好 生活豐富不懂無聊

譚艾珍長期吃素,而且吃的口味又很清淡,也不挑食,所以狀況都還好,精神、體力、耐力都還不錯。至於作息部分,就是隨著她的工作需要來調整,如當志工有時候很早就要起床了,然後一直忙,忙到倒下去就睡著了,如果都沒有事,那就會讓自己多睡一下,她強調,「人只有在睡覺時,細胞才會處於修復狀態,所以就會趁沒事的時候多睡一點」。

其實這樣來看,譚艾珍的生活非常豐富,她笑說,「我完全無法理解什麼叫無聊,我常常說我怎麼有好多事情都做不完,怎麼有人會坐在那裡說很無聊,如果我可以好好坐下來看個電視,就是什麼都不管的看個影片,我都覺得好棒喔!畢竟我現在看電視的同時,一面還會用手機處理事情,所以常常說自己像八爪魚,這樣怎麼可能會無聊」。

▲譚艾珍是長期的動保、宗教或慈善團體的志工,生活很忙碌,所以完全無法理解什麼叫無聊。(圖/翻攝自網路)

每部戲劇和角色都印象深刻 綜藝100、好小子都是里程碑

譚艾珍在演藝圈約有40年了,演了很多部戲劇和上了不少節目,對她來說,每一部戲劇、每一個角色,還有上的節目都讓她印象深刻,她笑說,「最近人家傳了20年前豬哥亮歌廳秀中有我的片段連結給我看,我自己一邊看一邊笑,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那時候我真的是『俗又有力(台語)』,連20年前的片段都讓我覺得很好笑,所以我拍的每一部戲都是讓我很喜歡的」。

▲▼譚艾珍演的每部戲劇、每一個角色、上過的節目都讓她印象深刻。(圖/譚艾珍提供)

譚艾珍認為自己比較有里程碑的作品有幾個,第一個是早期和張小燕一起做的《綜藝100》,這個綜藝節目讓她從一位小姐到結婚,當時還挺著大肚子演節目中的短劇,到快臨盆時節目才停,她說,「《綜藝100》做了5年的時間,對我來說是很大的變化,也是綜藝節目短劇的一個代表」;再來就是主演《婆婆媽媽》的劇集,譚艾珍在裡面飾演媽媽,演了快400集,然後就是拍《好小子》的電影,在裡面飾演奶奶。

▲譚艾珍主演《婆婆媽媽》的劇集,是她的里程碑之一,在裡面飾演媽媽,演了快400集。(圖/譚艾珍提供)

譚艾珍笑說,「前2年碰到朱延平導演,他問我為何現在都演演奶奶?說我又不老,難道是他害的?因為讓我演了《好小子》的奶奶。還真的沒錯,從這部戲後,我就愛上演奶奶了,我還不愛演媽媽,也有人問不想要年輕一點嗎?真的不會,我反而非常陶醉在奶奶的感覺裡,也有人問難道不想把自己畫得漂漂亮亮的?但我覺得我當奶奶特別漂亮,因為我覺得演奶奶的我很優雅、高貴又溫暖,我覺得這是反應我自己潛意識裡面我未來老了希望能變成這樣的奶奶,所以我特別喜歡」。

▲譚艾珍自從演了《好小子》的奶奶角色後,就愛上演奶奶了,甚至非常陶醉在奶奶的感覺裡。(圖/翻攝自三立《真愛找麻煩》官網)

年紀大了有舞台演戲很感恩 有短、長期目標想要做

對於40年的演藝生涯,譚艾珍覺得很感恩,她滿懷感謝的說,「到了這個年紀,還有一個舞台可以有表現的機會,我覺得就是要很感恩,所以我都是用很感恩、歡喜的心來演戲」。其實近幾年來,有好幾位藝人逐步的離開,讓人覺得很感慨,但譚艾珍卻是很樂觀且正面的想法,她認為這是自然現象,是很正常的,沒有什麼感慨或遺憾,她說,「我現在還有這樣的表演機會是喜悅和感恩,如果沒有的話,心裡也不會有任何的怨嘆(台語),因為這是自然的,而且人生舞台是無限寬廣的,不用把自己侷限在一個小小的有形舞台上面。我覺得就是把自己拉開,因為螢光幕上的只是整個人生舞台裡的一小塊,並不是全部,當然它也帶來很多的好處,如果沒有也不必覺得怨嘆或遺憾,因為還有好多且大的舞台可以發揮」。

▲譚艾珍覺得年紀大了,還有舞台可以表現,讓她很感恩,所以她都是用很感恩、歡喜的心來演戲。(圖/譚艾珍提供)

可別以為譚艾珍沒有什麼目標,她還有短期和長期的目標想做,短期是要去上一些課程,她笑說,「我現在發現自己對紙做的勞作很感興趣,因為我會自己摸索做很多東西,如寶可夢怪獸的看板,雖然是為了學校活動做的,但做完之後我自己都覺得放在小朋友房間裡面超酷的,所以我現在開始會去上一些用紙做的勞作,以後還可以做小的道具當說故事奶奶」。

至於長期目標則是要先把脊椎和肌耐力先弄好,因為譚艾珍想買一部參加長程單車來練習,她想去門諾醫院單車長青組,覺得他們很厲害,一口氣能夠騎20公里以上,她現在最遠只騎過10公里而已,還需要好好練習,但她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她滿懷鬥志的說,「要騎長程還是真的要好好的鍛鍊,只要好好鍛鍊,我想應該可以做到。不過,希望在65歲以前可以完成」,相信生活如此豐富又積極的譚艾珍,一定可以完成自己想做的目標。

▲譚艾珍現在還有短、長期目標想實現,短期就是上紙做的勞作課程,她現在很會做寶可夢的看板,而且做得很像,又很可愛。(圖/譚艾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