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政治學教授夏明看美、台公民運動 籲青年獨立思考、維護國家利益

獨家專訪/政治學教授夏明看美、台公民運動 籲青年獨立思考、維護國家利益
獨家專訪/政治學教授夏明看美、台公民運動 籲青年獨立思考、維護國家利益

(記者王秋燕/紐約連線報導)公民運動在民主國家發光發熱,近期在美國各大學爆發「反猶」、「挺巴」抗議浪潮,台灣則有抗議立法院修訂國會五法的全台青鳥行動。美台兩地公民運動以年輕人為主力,是各政黨最想搶攻的選票族群。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政治系教授夏明接受《菱傳媒》專訪時說:「不論是台灣、美國的年輕人都要有獨立思考能力,無須去神化某人、去捧一個政黨,台灣國會三黨不過半對民主來說是考驗,但不是壞事,重點是大家要一起維護國家利益,不能把政黨利益擺在國家利益之上。」

網路訊息片面虛實難分 恐影響公民運動品質

夏明第一次來台灣是1999年,對台灣政治觀察已20多年,今年1月他也來台灣觀察總統、立法委員選舉。面對台灣朝小野大、三黨不過半的國會生態,加上各黨立委仍無法合理協商,導致民眾藉由上街抗議表達立場,同時間還出現中國對台實施軍演、強逼台灣藝人表態的情況,他接受《菱傳媒》專訪時說:「台灣遇到了非常大的危機」。

夏明進一步指出,危機是指世代觀念不同,立委多半是中年或以上的族群,現在力推的國會改革與年輕人關注的高通膨、高房價議題脫節,甚至存在有問題的意識框架,給某人或某團體貼上賣台投共、親美等激烈化的標籤,卻把台灣民眾最關切的民生、經濟議題都排擠掉了。

不過,夏明也強調,當前各類社群平台盛行,公民運動能很快串聯、發動,不過社群平台所傳播資訊虛實難分,加上深偽技術盛行,許多人所接受的訊息也可能相當片面、不實,這會導致公民運動的品質衰退。

美國藐視國會罪 法院才有權判刑

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分設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等5院,為中央政府之第一級機關。 總統是國家元首,僅有協調各院運作之責,稱為「五權分立」,憲政體制屬於半總統制的次類型,有其獨特性。

夏明指出,台灣政治體制與美國的三權分立、總統制不同,也與英國、法國、德國等主要民主國家不一樣,很難片面性的參照某國的做法;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必須回到精英層面的協商、妥協,帶動憲政變革進步,再推進到國會改革等細部發展,這才是健康的民主化歷程。

夏明強調,美國藐視國會罪適用於國會調查的場合,在國會依法成立調查相關委員會並展開調查時才適用,例行質詢並不適用。美國國會並沒有直接裁判藐視國會罪的權力,只有法院才有權判決。

美國近年的藐視國會罪判例就屬美國前總統川普幕僚巴農(Steve Bannon)、前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Peter Navarro)最知名。巴農去年因違抗配合2021年國會大廈遇襲案調查而遭判藐視國會罪成立,被判4個月有期徒刑,但因上訴中,尚能保有自由之身。納瓦洛也因拒到眾議院特別委員會作證配合國會大廈遇襲案調查,遭判4個月有期徒刑後,今年3月下旬已入獄服刑。

在野黨強行立法存風險 恐傷台灣民主形象

夏明進一步指出,在野的國民黨、民眾黨聯合起來,利用當前立法院的多數優勢,在未改變改變憲政前,通過國會職權修法,這其實有立惡法的政治風險,當前在野黨要擴大的是立法院權限,未來如果是其他黨派獨大,是否又會想擴大行政權呢?

夏明說:「這還只是就台灣內部角度思考而已,但真的建議必須跳出這個思維,看到更大的全球格局,尤其是當前台灣力求國際社會,尤其是同屬民主國家陣營的認同度,以及在美中權衡利益下如何求生存。」

他進一步解釋,除烏克蘭、以色列外,台灣是被國際高度認定的衝突爆發點,一旦讓國際社會對其立法程序產生不嚴謹、周延,不僅會傷害外資對台灣投資意願,更會傷害台灣過去20年民主化良好形象。再從兩岸角度觀察,北京當局會進一步抹黑台灣民主自由,同時強化其專制與合法性,讓台灣更得不到國際支持,日後台灣受到更大威脅時無法獲得援助。

公民運動最大目的 促政黨協商符合全民利益政策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在民主國家的困境,因為言論自由可允許不同意見的公民運動並存,包括批判國家政府的聲音,這與極權國家不容許批判存在極大不同。當選民沒有很強的政治智慧、美德與紀律,將很難解決根本問題,反促成民粹主義者蠱惑人心的機會,但是公民運動最大目的是要促成政黨精英協商,妥協出一個或多個符合全民利益的政策。

針對美國近幾個月各大學爆發激烈的反對猶太人(反猶)、力挺巴勒斯坦(挺巴)的抗議對峙行動,夏明舉自己任教的紐約城市大學為例,說:「許多研究所學生都參加抗議,法學院學生也抵制畢業典禮,警察都史無前例衝進校園,在其他學校甚至逮捕教職員,這種暴力鎮壓前所未見,對學校自治制度是很大的摧殘。」

《國會山莊報》報導指出,近期湧現的大學抗議活動包括哥倫比亞大學成為國會議員朝聖地,至少8名議員趕到哥倫比亞大學,且無一例外地表達對猶太學生處境的擔憂。要競選連任的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已面臨兩難,他得罪不起以色列的院外游說勢力,卻也要爭取阿拉伯裔的選票。

夏明指出,美國參與抗議潮的年輕人很多都已具有投票權,對於年底總統大選具有關鍵影響力,相對於拜登之於民主黨影響力,川普對共和黨影響力更巨大,而他的言論並非迎合越來越多元化的美國社會,不過,拜登、川普誰會獲得年輕人選票還難以斷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點選下方圖片連結,加入贊助菱傳媒行列

用一罐能量飲的費用,幫記者補充戰鬥力!

更多新聞:

菱視角/賴清德除呼籲中國停止文攻武嚇 更應發揚「台灣有事,就是全球有事」概念

獨家/PACE最新民調出爐!83%台灣人支持核電 4成民眾認能源轉型應專注核能

菱視角/賴清德就任總統後可望開啟「台日同志國」元年 深化半導體、醫療照護、AI合作

 

菱傳媒原始網址:獨家專訪/政治學教授夏明看美、台公民運動 籲青年獨立思考、維護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