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注意保固、買賣資訊!避免當「中古車小白」 購入前後揭維修眉角

記者張峻棟、邱瑞揚/台中報導

民眾買中古車,但不少人對車況查驗一知半解,當自己就是「中古車小白」時,又擔心被車行隱瞞車況,技師就提醒,有良心的車行應該會把握車況的「功能性」與「安全性」,至於「油水項目」,端看車行是否有意願投入成本。買方得在下訂前與車行充分溝通,零件更換與否,更重要的是合約內容,千萬不要疏忽漏看,避免後續產生法律責任時難以釐清。

謹慎查驗保修部位,中古車在交易交車前,技師會為車輛先做大體檢。

車輛技師林毅勳:「檢查看看車子有沒有漏油,有沒有漏水。」

調整涉及安全層面的必要項目,至於購買中古車在乎車況新舊與否,也攸關車行銷售的成本毛利。

車輛技師林毅勳:「方向盤有自然的耗損,這個部分其實這個就不一定說要整理給客人。」

有機會買中古車,但不是人人對車況都能瞭若指掌,車行取得中古車後得確認車輛的「安全性」與「功能性」兩大面向,至於「油水項目」,端看車行是否有意願投入成本。所以,你是車界的「小白」,對車況可能一知半解的時後,購買中古車到交車時的驗車,至少要做到車輛的「功能性」檢查,攸關操駕行為所及的部分,盡可能查驗。

車輛技師林毅勳:「不肖車商都跟客人說『我都整理好給你了』,但是實際上開回去,客人一開,哪裡不行,哪裡不行,你說的項目根本都沒做。」

買中古車也絕對不要輕忽合約內容,除了里程數,還有車價、購買交易日期、是否重大事故或泡水,一律都要載明清楚,車輛從原車主轉手到車行再到買方,合約就不能寫「原車主賣給買方」,正確註記應該是「車行銷售給買方」。

車輛技師林毅勳:「車商是王小明,那我合約書上面一定要寫王小明賣我的,不能寫前車主喔,因為我怎麼知道前車主是誰。」

中古車完成交易後,買方與車行之間或許還存在一層「保固」的合約關係,面臨修繕的各種建議,端看看車主與車廠之間的互信與默契。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台語「腔口」南北不同 宜蘭腔說「酸、軟」有特色
記得儲水!新北15日「停水23小時」區域曝光 逾萬戶受影響
獨家/安平「三倍蚵」比50元硬幣大3倍 台灣獨有
「罷免謝國樑」團體出新招!找外送員貼文宣滿街跑 UberEats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