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步全球!中研院發表Omicron次世代mRNA疫苗

台灣研發疫苗又有新進展!中研院長廖俊智團隊與生醫所研究員陶秘華、細生所特聘研究員吳漢忠,領先全球發表第一個台灣自製、針對Omicron的次世代mRNA疫苗。用Omicron株偽病毒測試所產生的中和抗體濃度,比原始株mRNA疫苗高出37倍。如果當追加劑,估計可以對抗目前所有的變異株。

中研院和台大攜手合作,自製的次世代疫苗終於傳來好消息,透過小鼠實驗,混和不同病毒株,測試5種不同的基因序列。

獨步全球! 中研院發表Omicron次世代mRNA疫苗
獨步全球! 中研院發表Omicron次世代mRNA疫苗

發現原始株疫苗,對抗Omicron的中和抗體濃度,只有抗Delta的12%,但是用Delta株來設計疫苗,就能提升到22%,至於直接用Omicron株設計疫苗,雖然中和抗體濃度,飆升到37倍,但對其他變異株幾乎沒有保護力,最後混和Delta株、omicron,發現有一定效果,也能對抗其他變異株。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說,「訊息的rna怎麼保持穩定,還有把rna包裹一層奈米脂質,才有辦法把這份食譜,送進我們的細胞,這些都是美國一流大學,開發出來的專利,台灣現在也有能力可以仿效。」

台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李秉穎說,「但是他(次世代疫苗)的差異,大部分是不大的,可能他的效果差異就5%、10%,目前國際上打第三劑第四劑疫苗,都是用原型疫苗。」

台灣領先全球發表第一個台灣自製、針對Omicron的次世代mRNA疫苗,但李秉穎認為,保護力差異不算大,研發期還不確定,到時候恐怕又出現新的變異株,還是建議打原本的疫苗。

獨步全球! 中研院發表Omicron次世代mRNA疫苗
獨步全球! 中研院發表Omicron次世代mRNA疫苗

台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李秉穎說,「因為會消耗我們的能量,有時候病毒會全身跑,疲倦全身無力,本來就是嚴重感染的常見症狀,暈厥可能牽涉到神經組織,心臟血管方面的特別併發症,才會有暈厥甚至喪失意識的情形。」

專家強調昏厥並非常見症狀,提醒打疫苗、做好防疫,應該就能避免。

(民視新聞/林嘉玫、郭南宏 台北報導)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五姊妹跨縣市群聚 春節出遊足跡遍布北中南
開學視察校園防疫 柯文哲:微解封觀察至2/15
疫情來勢洶洶 鄭文燦:1人確診全校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