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製片拚影展4】官方金援設限條件多 《小世界》獲獎翻轉籌資劣勢

《小世界》鏡頭聚焦布魯塞爾的多元族裔,也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翻攝自filmfestivaloostende.be)
《小世界》鏡頭聚焦布魯塞爾的多元族裔,也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翻攝自filmfestivaloostende.be)

比利時導演巴斯德沃斯(Bas Devos)備受當代影壇矚目,他的4部劇情長片均獲坎城和柏林影展選片人青睞,今年新作《小世界》還獲頒柏林影展「邂逅」單元最佳影片與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該片描述羅馬尼亞裔移工男子與研究苔癬的華裔女博士生萍水相逢的故事;鏡頭聚焦布魯塞爾的多元族裔,也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

德沃斯出席台北電影節映後座談時表示,這部片的靈感源於他在劇場界的朋友Stefan,後者是羅馬尼亞裔。由於布魯塞爾有很多來自羅馬尼亞的移工,德沃斯很想以此切入,期間一度想過藉拍片探討歐洲的移工問題,不過此題材太過龐大,最後選擇以不同方式來呈現。

馬克高沿斯(左)和巴斯德沃斯(右)連袂出席台北電影節,於映後座談與觀眾合影。(台北電影節提供)
馬克高沿斯(左)和巴斯德沃斯(右)連袂出席台北電影節,於映後座談與觀眾合影。(台北電影節提供)

另一方面,德沃斯一直對人與週遭環境之間,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感興趣,這是為什麼他把片中華裔博士這個角色的研究主題設定為苔蘚,他思考的是,「它們很微小,但生存在我們的四週,會對人類帶來什麼影響?」

《小世界》是一部低成本的製作,原本預估經費需60萬美元。他與製片馬克高沿斯(Marc Goyens)先向比利時聯邦政府申請到45萬美元,其餘經費的申請過程卻四處碰壁。該片以法語發音,且共同製片來自法語區,但該區地方政府卻拒絕補助。

此外,德沃斯所有電影都聚焦在布魯塞爾這個城市,《小世界》也不例外。不僅全部在布魯塞爾拍攝,工作人員也來自當地,但卻拿不到官方Screen Brussels基金的補助經費,理由是劇組在當地的花費達不到獲准補助所需的門檻。

2人無奈表示,短缺的15萬美元相當於總製作費的1/4,對獨立製作來說是一大筆錢。由於申請不到相關補助,最後德沃斯與高沿斯必須放棄支薪才能完成影片。所幸籌資的辛苦在參加柏林影展並得獎之後獲得補償,既得到國際影人關注,也能發行到海外,《小世界》目前已確定會在7個國家或地區上映。

《小世界》全部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拍攝,工作人員也來自當地,卻申請不到官方補助。(馬克高沿斯提供)
《小世界》全部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拍攝,工作人員也來自當地,卻申請不到官方補助。(馬克高沿斯提供)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獨立製片拚影展5】比利時新銳導演國際嶄頭角 創作者陷為誰而拍難題
【獨立製片拚影展1】小市場獨立製片亟思突圍 比利時新銳影人靠一招曝光國際
【獨立製片拚影展2】鎖定3大影展百發百中 導演巴斯德沃斯親曝戰略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