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風者下月起供海面氣象資料 TASA與氣象署合作盼提升預報

相互在文件上簽名,國家太空中心和中央氣象署簽署MOU要強化雙邊合作,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度。

中央氣象署署長程家平指出,「我們的福3、福7所提供的資料是大氣的垂直剖面資料,所以基本上是溫度、濕度,那當然它還可以衍生出壓力;獵風者它提供的是海面的風的資料,對於颱風的相關個案,或者是台灣的豪大雨的相關個案,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 台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運轉 一文認識海的信使「獵風者」

TASA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提及,「我們大概已經建立自己在這個相關的GNSS-R,跟RO的自己自製的技術,未來衛星上面其實是可以配置這樣標準的模組,氣象協助進行國家發射場的選址,那再過來就是我們在拜訪可能的單位,譬如說東部,我想東部、東南部才有可能。」

台灣第1顆自製的氣象衛星「獵風者」,去年10月成功發射,它的酬載GNSS-R可以提供目前相對缺乏的海面風速數據,可以和福衛7號所提供的大氣、電離層等資訊互補,將成為接下來颱風季的氣象預報參考之一。

TASA國家太空中心衛星操控組長陳坤林表示,「海面的風浪的高度以及海面風的速度,綜合福衛3號以及福衛7號的努力,我們過去的18年來,總計提供近3000萬筆資料給國內外的使用者,後續我們也期望獵風者的相關資料產品,能夠進入天氣預報等使用。」

目前,福衛7號每日產製5500筆大氣資料以及4000筆電離層資料;2單位的合作在提升氣象預報的準確度同時還能提供衛星通訊、定位所需要的太空天氣資訊,以及民生和災害應變防救等領域的協助。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0-6歲國家養」 宣傳片惹議 潘文忠為劇情涉歧視致歉
2022年國片總票房達4.2億 文化部推文化禮金鼓勵投資
「台灣電影教父」李行病逝享耆壽91歲 「馬拉松精神」寫下台灣電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