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風者衛星執行海面風速觀測任務 邁向國際太空產業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獵風者衛星」是我國首顆自製氣象衛星,也是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中發射的首顆衛星,關鍵元件自製率達82%。國家太空中心指出,「獵風者衛星」預計今年9月發射升空,將執行海面風速觀測任務,蒐集中低緯度區的海面風速資料,為氣象及科學研究帶來卓著貢獻,也帶領臺灣邁向國際太空領域。

「獵風者衛星」搭載結合臺灣學研界研發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負責接收海面反射的GPS訊號,並根據訊號的強弱及變化,推測海浪的高低,利用數據計算靠近海表面的風速,再與大氣資料搭配,進行海氣交互作用、颱風強度及路徑預測研究。「獵風者衛星」未來將提供許多重要的數據,驗證多項臺灣自製的關鍵元件與技術,因此不只是氣象衛星,更是科學衛星。

國家太空中心表示,「獵風者衛星」今(14)日從新竹科學園區國家太空中心起運,預計本月17日運抵法屬圭亞那,隨後進入圭亞那太空中心(CSG)整備,進行燃料填充、與火箭對接等工作,並預計9月搭乘亞利安公司的Vega型火箭升空,進入550至650公里的低地球軌道,展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反射訊號接收的任務。

國家太空中心指出,「獵風者衛星」初期蒐集範圍將集中於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低緯度帶,預估可提供劇烈天氣生成初期的觀測資料,搭配地面雷達的高解析度沿海風場資料,可應用於颱風路徑、強降雨預測,也可進行海氣交互作用等研究及相關應用。我國從福衛5號到7號,近年來自主研製衛星實力不斷進化,隨著「獵風者衛星」將升空,也象徵我國在太空產業更上一層樓。

「獵風者衛星」是我國首顆自製氣象衛星,預計本月17日運抵法屬圭亞那,今年9月發射升空。(圖由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獵風者衛星」為一立方體結構搭配單側太陽能板配置,搭載結合臺灣學研界研發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圖由國家太空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