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風者」升空 蔡總統:10年251億發展太空產業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今(9)日在臉書發文表示,由中華民國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成功發射,證明以臺灣半導體、精密製造的優勢,絕對有能力進軍全球太空產業。未來,政府會透過第3期太空計畫,在10年內投入251億元,和民間攜手,共同推動太空產業鏈發展。

蔡總統表示,從構想、設計到製作都是「臺灣製造」的氣象衛星「獵風者」,今天早上9點36分,在中南美洲法屬「圭亞那太空中心」升空。這不只是臺灣航太產業的一大步,相信也是令所有臺灣人驕傲的一大步。

蔡總統說,太空領域的科技與產業發展,是國際社會的重要議題,不僅跟國家發展有關,也和民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未來,當颱風來襲,「獵風者」將能提升颱風強度與路徑的預報能力。而「獵風者」蒐集的資料也可以應用在大氣、海洋、陸地水文等科學研究,對全球氣象觀測預報是一個重大突破,也將對全世界做出貢獻。

蔡總統說,「獵風者」發射升空,證明以臺灣半導體、精密製造的優勢,絕對有能力進軍全球太空產業。未來,政府會透過第三期太空計畫,在10年內投入251億元,和民間攜手,共同推動太空產業鏈發展,也會培育下一代太空科技人才,讓臺灣在太空的新興場域,不會缺席。

蔡總統感謝所有參與這項任務的夥伴,即使面對許多挑戰,依舊堅持理想,讓代表臺灣「海的信使」成功發射。2017年,「福衛五號」的升空,見證臺灣有自主研發太空衛星的能力。2019年,「福衛七號」6枚衛星的升空,展現臺灣的太空科技,持續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

蔡總統強調,從勇鷹號、海鯤軍艦,再到「獵風者」的升空,我們未來更可以驕傲地跟下一代說,臺灣製造不僅能站上國際,也能飛在天空、潛入大海,更能飛向太空。

蔡總統表示,政府會透過第3期太空計畫,在10年內投入251億元,和民間共同推動太空產業鏈發展。(取自蔡總統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