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學農村實踐共創 新埔旱坑社區喜柿正發生

玄奘大學透過水土保持局大專青年農村實踐共創計畫,投入新竹新埔旱坑社區的柿餅產業再生,左一為新埔旱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呂易丞,姚玟丞同學、謝明勳助理教授、范瑜庭同學。
玄奘大學透過水土保持局大專青年農村實踐共創計畫,投入新竹新埔旱坑社區的柿餅產業再生,左一為新埔旱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呂易丞,姚玟丞同學、謝明勳助理教授、范瑜庭同學。
柿餅場內員工正在忙碌地進行削皮、準備曬柿餅。
柿餅場內員工正在忙碌地進行削皮、準備曬柿餅。
三年級的姚玟丞同學也負責為9間柿餅廠設計不同的icon
三年級的姚玟丞同學也負責為9間柿餅廠設計不同的icon
玄奘大學開發VR導覽系統,希望讓更多遊客認識柿餅產業文化。
玄奘大學開發VR導覽系統,希望讓更多遊客認識柿餅產業文化。

玄奘大學透過水土保持局大專青年農村實踐共創計畫,投入新竹新埔旱坑社區的柿餅產業再生,除了運用農廢創造循環經濟,開發化妝品、清潔用品,更以設計行銷協助產業升級,未來也期待透過VR導覽系統的開發,協助解決產業人力不足無人導覽的問題,也讓更多遊客認識柿餅產業。

 

長期耕耘新埔旱坑社區,玄奘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謝明勳盤點柿餅產業面臨著品牌老化不被年輕人接受、產業升級欠缺文化底蘊等問題,也發現設計可以著力、解決問題的地方。

 

謝明勳助理教授說,因為設計本身就是應用型專業,所以不管是從環境的大型視覺形象改造,小到產品包裝、研發行銷,其實都是設計師可以介入的點。

 

透過大專青年農村實踐共創計畫,玄奘大學協助社區運用農廢創造循環經濟,利用柿單寧的特殊功效,開發具有在地特色柿子保養、清潔商品,三年級的姚玟丞同學也負責為9間柿餅廠設計不同的icon識別圖標,他說,以9種不同形式的柿子插畫來設計,把每一間柿餅廠的icon都做得有識別度。

 

另外,玄奘大學也透過口述歷史收集、拍攝影片,開發VR導覽系統以解決產業人力不足無人導覽的問題,范瑜庭同學說,參與計畫才認識柿餅產業,曬柿餅的現場真的很震撼,希望有更多遊客透過VR導覽系統認識柿餅的文化產業,也到現場來參觀體驗。

 

謝明勳助理教授提到,計畫不僅讓學生認識農村的生態,更重要的是累積未來實務的經驗,了解如何在成本與設計開發、顧客需求間取得平衡,另外,做為未來消費主力的年輕世代,也能為產業提供新的創意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