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育熊保育有成盼發揮保護區的救援效應
▲一一一年十一月四日玉山國家公園自動相機黑熊紀錄。吳幸如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玉山國家公園擁有著豐富且獨特的高山自然生態環境,為臺灣野生動物資源及棲息地最豐富的保護區之一,更是瀕臨絕種的臺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族群密度及遺傳多樣性目前已知最高的區域。玉管處自民國八十五年成立臺灣黑熊研究小組起,即於玉山園區委託專家學者進行臺灣黑熊的生態及族群監測等研究,累積了國內最久而完整的基礎資料,為臺灣黑熊的保育工作奠定基石。
因國家公園保護區保留了廣闊而完整的棲地,玉山園區內之臺灣黑熊族群近年來有增長並向鄰近地區擴散之趨勢,其中又以東部園區較為明顯,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下稱玉管處)除了持續加強黑熊監測、瞭解族群生態習性及數量、分布狀況外,並擴展建構黑熊保育網絡,盼加強玉山國家公園周邊緩衝區之救援效應。
玉管處自一一0年黑熊通報平台建置完成以來,近年臺灣黑熊通報次數有逐年增加之趨勢,年通報筆數已自五筆成長至最多三十四筆(一一一年統計),一一二年度亦累積有三十三筆,多為痕跡發現及目擊,且發現地點以東部園區為主,占半數以上。除通報數量漸增外,鄰近園區的周邊地區亦有零星的救傷紀錄。
為完整保育園區臺灣黑熊族群,玉管處近年研擬執行玉山國家公園指標物種臺灣黑熊保育計畫:除了常年辦理特展、出版各式黑熊摺頁、手冊、各種黑熊特色短片及影音出版品,及進行各項防熊措施,如:設置生態友善垃圾桶、逐年撤除遊客中心大型垃圾桶,以期降低園區垃圾量,並避免野生動物翻弄垃圾桶。
另外,也持續進行保育宣導教育工作,如:在塔塔加大鐵杉、梅山遊客中心及南安瓦拉米步道各遊憩據點?理黑熊駐點解說,透過志工為民眾介紹臺灣黑熊生態習性、人熊遭遇應變,及無痕山林之宣導,讓到訪的遊客都能對國家公園及臺灣黑熊有基本的認識,避免潛在可能發生的人熊衝突。一一二年共計辦理一九七場次,參與人數計五萬五千一百三十七人;一一三年截至七月份共計辦理九十九場次,參與人數計一萬六千九百四十二人。
玉管處未來仍將持續與公、私部門合作,期能暢通中央山脈保育廊道,於全島臺灣黑熊出沒熱點區域,加強科研及部門間的交流,並與野生動物救傷單位、在地部落組織團體發展黑熊友善社區等工作,健全臺灣黑熊保育及救傷網絡,擴大國家公園保護區之救援功能(Rescue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