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元社恐 曝曾求助心理諮商

王可元曾陷社恐低潮,如今已調整心態重新出發。(粘耿豪攝)
王可元曾陷社恐低潮,如今已調整心態重新出發。(粘耿豪攝)

王可元在三立周五戲劇《美食無間》頂著一頭金髮飾演科技罪犯,是王柏傑的靠山。他演過的角色除了《我們與惡的距離》隨機殺人犯、與莫子儀在《樓上的房客》有男男床戲,還有跨性別變裝皇后、小兒麻痺情慾作家等,外界看來尺度、難度都很大,但對他來說最難演的反而是最貼近日常的角色。

低潮時被負評壓跨

王可元說,「有生活感、通俗的角色很貼近大眾,這最難。」曾有8點檔向他招手,他也因此婉拒。他的生活狀態就像自己處理過的角色,工作時無所畏懼,但一下戲回歸平凡,反而無所適從;他曾在工作一整天後回家,收到一位影評人私訊寫道「我剛看了你演的一部戲,你演得真不好。」雖然影評人也給出很多表演上的建議,但對陷入低潮的他來說,無疑是不小的打擊。

他的狀況越來越糟,2020年先是沒了經紀人、戲約開始不順,他突然感到不被演藝圈需要,加上疫情爆發,他無法再承受更多外界的聲音,「那時只覺得我受夠這一切,像我們這樣的人不容易被社會接受,主流的人會找主流的人合作,他們根本不需要我。 」

王可元推掉不少演出機會、連辛苦經營的粉專也停更,還患上嚴重社恐,他形容自己的人生荒廢了,最差時會把所有朋友的關心都當成惡意,「朋友問我『你還好嗎?』我會想,你覺得我有多差?這句關心讓我很窒息。」他把自己關在家,最多走到家外面的巷口,就會感到不能呼吸,便趕快折返,日復一日過著叫外送的日子,「只有在家才能感到安全、自在。」

後來去做心理諮商,他發現過往的自己太習慣把脆弱丟給身邊的人,這不僅無法獲得情感連結,還會讓人感到害怕,「如果我直接跟導演、監製說我過得不好,他們會害怕,會覺得你連自己的情緒都沒辦法處理好,找你演戲是不是會不穩定。」

出門前會信心喊話

他把心態調整好再回來,現在他不輕易顯露脆弱,但懂得替情緒找出口,像是出國找不同國家的陌生人打排球,「很自在、也不會尷尬,會用簡單的泰文或韓文溝通,不行就講英文,他們活在當下,聊生活瑣事,這對我是很好的排解。」

他自嘲更「入世」了,雖然社恐症狀還是在,要出門工作時得先對自己信心喊話,有時拍攝工作太累會不小心垮臉、不自覺脫口說:「好想回家。」嚇到工作人員,但他會以開玩笑、輕鬆方式帶過,「不要跟錢過不去,有存款才有更多選擇,8點檔、BL劇可以的話也想試試看,總之願意面對就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