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俊TALK/誰造就徐巧芯現象?論政治的推力與拉力

王家俊TALK/誰造就徐巧芯現象?論政治的推力與拉力
王家俊TALK/誰造就徐巧芯現象?論政治的推力與拉力

王家俊/主筆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質疑台灣與捷克援助烏克蘭專案,公布部分文件,遭外交部控告洩密。外交部長吳釗燮、徐巧芯粉墨登場,隔空叫陣。表面上,符合彼此的政治需要,是藍綠大選恩怨的延續。

深層來看,徐巧芯一路在政治上勇往直前,黨內已無人能阻止她橫衝直撞,對國民黨形象與有未來性的政治人物,是因此受益,或顯有扞格,恐怕是一個大問號。

這位年輕藍委會有如此的從政風格,與她的從政歷程不無關連。

2013年徐巧芯由殷瑋引薦進入國民黨青年團,2015年底,年僅26歲的徐巧芯擔任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辦公室發言人;換柱後,徐改任朱立倫競選總統辦公室發言人,同年名列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第17順位。2016年徐巧芯擔任前總統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2017年徐兼任郝龍斌競選黨主席辦公室發言人。2018年徐巧芯當選台北市議員,兩任議員後,選上立委。

徐巧芯曾經政治上的「推力」有馬英九、馬政府核心幕僚金溥聰、朱立倫、洪秀柱、郝龍斌、殷瑋等,「拉力」是想要在政黨競爭中脫穎而出,制衡或擊打民進黨政府、更上層樓的企圖心。從政十年,徐巧芯確實在政治上打出名號,如願成為國民黨「話題女王」、「仇綠先鋒」。

但「自創品牌」後,徐巧芯傳因未獲青睞任黨職、退黨群組且推說是手機有問題,朱立倫還送了一隻新手機,如今,恐怕沒有人敢說徐巧芯仍是自己的人馬。徐巧芯足堪自己驅動自己,「徐巧芯」一詞,已成了她在政治上的推力和拉力。

這樣的徐巧芯是孤獨的。因為恨敵軍、防友軍,她不能夠和任何人走在一起。為了持續爆料、重擊民進黨政府,終拿外交機密文件做為出口。

從過去芯費大戰、違規停車事件、家族涉詐騙洗錢及被指控雙重標準、遭質疑財產申報不實等,徐巧芯好一段時間維持媒體與網路討論度、賺得兌現聲量的籌碼。她不在乎髒水、自稱「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從踩藍綠光譜、世代差異的灰色地帶,到法律與立委職權的灰色地帶。徐巧芯無疑對執政黨產生一定程度牽制力。

「徐巧芯現象」究竟是正數或負數?從政者養爭議、賺聲量,有助於更上層樓、挑戰台北市長?國民黨形象因徐的爭議事件賺或賠?詢問政壇人士、一般民眾,恐怕都會得到不同於表象的紛歧看法。

在不少政治人物與幕僚眼中,政治被目為一門專業、志業,需要理念支持。這行始終有一股老派的聲音、潛規則與定律:不論藍綠白,從政邏輯無關年齡,任何人都不要過度放大自己。有大局觀、政治信仰與利他主義,才走得久,走得遠。若妄想投機、快速收割,很快會被人看破手腳。

此外,從政者因多股力量牽制、取捨與妥協,因此得出理想與世俗折衷的標準值,同時也是安全閥,如果推、拉力僅僅是自己,必須有高度的自制力、反省力,否則極可能陷入失重狀態。「徐巧芯現象」鼓勵了有志從政的年輕人。說明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國會需要新陳代謝。但若政治利益取向不變,光換人,換上一張年輕的臉孔,絕非改革。國民黨沒有因此注入活水。

政治如果是一門生意,徐巧芯絕對是成功的生意人,佼佼者。但政治當然不能只是一門生意。自稱「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誰是徐巧芯的神佛?答案不證自明。

菱傳媒原始網址:王家俊TALK/誰造就徐巧芯現象?論政治的推力與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