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勝還原寶林案讚馬偕醫是「神人」 喊話地方:當責態度很重要
北市「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店食物中毒釀2死,不僅是國內近年來最受矚目的嚴重食安事件,肇禍主因「邦克列酸」更是首度在台被驗出。針對此次食安事件的釐清過程,中央與地方應如何分工,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4/12)接受專訪時,除了還原整起食安事件處理的經過之外,並特別讚賞馬偕醫院急診毒物科主任蘇昱彰的警覺性及判斷力,幾乎是「神人」等級。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在自由時報《官我什麼事》專訪中透露了寶林案「抽絲剝繭」的過程,特別感謝馬偕醫院急診毒物科主任蘇昱彰的警覺,協助專家會議很快就確立了以「邦克列酸」為調查方向,他並談到,當時國內實驗室並沒有檢驗必要的「標準品」,所幸彰化基督教醫院擁有標準品,緊急供給台大法醫所檢驗,衛福部在3/26介入調查,28日晚上就從個案檢體檢出「邦克列酸」。
王必勝表示,由於是此次是國內首度驗出「邦克列酸」中毒,且此毒素沒有解毒劑,究竟該以怎麼樣的支持性療法最好?當時衛福部的專家會議也確立了一件事,就是用「血漿置換術」,因此各家醫院皆以這個方式來治療,幾位重症病人身體的毒素濃度開始明顯下降,下降之後有些病人就甦醒過來。
然而,此次食物中毒案卻也引發食安事件中央與地方權責劃分的爭議,究竟地方的責任義務在哪?王必勝回應,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都有通報及採檢流程,中央負責的是制定指引或辦法讓地方政府依循,實際執行就是地方政府的責任。
王必勝說,食安事件處理的第一線應是地方政府,當地方沒有辦法處理,例如檢驗量能無法應付或案情複雜難以釐清時,中央就會介入,他談到,由於此案相當特殊,涉及死亡,且個案症狀與一般食物中毒案不同,中央因此主動介入。
王必勝談到:「例行的事大家都會做,一個政府能不能做得更好,就要看特殊事件、危急事件發生時的危機處理能力」,他認為「當責」的態度更是關鍵,也考驗著政府的危機處理能力,政府若能當責,就會覺得「這就是我的職責,我就會很努力去做,如果又有能力,就會把這些事情都做好。」
記者提問,從台中市的西布特羅瘦肉精事件到台北市的寶林案,兩個縣市政府在面臨「危機」時似乎都是「甩鍋中央」?王必勝認為,從近來的幾起事件可以看出食安事件已經被高度「政治化」,讓中央跟地方的專業人員失去了互信,進而妨害到專業。
王必勝強調,國家的施政架構是由中央制定政策並負責監督,而地方則負責執行,執行政策時需中央與地方合作,高度政治化就沒辦法回歸專業、回歸科學,他認為這也是中央和地方都應該認真檢討的地方。
寶林案目前已有在32個通報個案血液中檢出「邦克列酸」,雖然代班越籍廚師的手部、糞便檢體也呈陽性,但卻沒有相關症狀,外界憂心該廚師是「台版傷寒瑪麗」?王必勝則認為不能這樣形容,因為「傷寒瑪麗」是指這個人可以耐受某種病原菌或病毒,且本身不會受到嚴重影響,但排泄物可能含有這些病原體,進而感染更多人。但此案是「毒素」引起,廚師本身不會生成這樣的毒素。
王必勝表示,食物中毒事件都會要求留存廚師糞便檢體,這名越籍廚師糞便被驗出邦克列酸陽性後,已再次請廚師進行抽血、驗尿,不過其邦克列酸均為陰性,且其血液一般檢驗及生化檢驗均無異常,推測是毒素已經代謝,應是在處理食材過程沾染毒素後微量吃下肚,雖手部、糞便均有檢出,但沒有對身體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