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的,能因應十年後的改變嗎?廣達基金會帶孩子模擬打造2030年的夢想計畫

廣達文教基金會活動。圖:廣達基金會提供
廣達文教基金會活動。圖:廣達基金會提供


積極投入培養新生代學習、思考活動的廣達文教基金會,每年都會訂定一項「設計學習」計畫,108學年度的主題任務設定為「2030年的『』」。參與計畫的十八所學校依循廣達文教基金會所賦予的問題導向原則,以近一學年時間,一一策畫及執行出具體的成果展覽,這項原則是以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問題導向的學習方式,結合設計思考所轉化出來的教育創新方案,目的是協助教師從「學習設計師」的角色,引導學生懂得學習的真諦,再融入各自學校的核心理念,讓學生在「玩真」的情境中設計和完成一個真實的策展任務。

親自投身計畫推動七年的該基金會執行長徐繪珈舉新北市泰山國小為例,她指出,參與計畫的教師團隊,思考到距離2030年還有十年的時間,一位國小畢業學生,十年後剛好是大學畢業,因此,針對即將告別國小生涯的六年級孩子學習創價思維,帶領他們打造2030的夢想職涯新價值。策展任務裡融入自我職涯的探索;讓學生試著了解並研究社會上所存在的各行各業,同時因應時代變遷,嘗試對職業進行分析,在未來存在的價值與延續轉型契機中,透過這些認識,再結合學生自己的興趣與時代性的剖析,想像未來自己最夢想從事的職業會是什麼?透過藝術作品,分享獨特的觀點與創造。

教師拋出「10年後會面對什麼樣的世界?」的探問,「現在學的,能不能因應未來的改變?」這是非常務實的問題,值得不斷思索。小學生們除了從自身認識的人物上探索答案之外,關鍵案例的引介與分析,能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到社會轉變對於職業存續的影響,各行各業的貢獻、價值的再造等,並從旁協助孩子們用宏觀的視野關注產業變化,在求學的過程中,瞄準目標,儲備能力。


參與活動計畫的老師們先舉辦研習營。圖:廣達基金會提供

透過計畫明顯看到,小學生在設計學習過程中,已能夠自我探索,大膽嘗試不同的表現方式,放棄具象人物的呈現,懂得以文字、轉動的影像傳達對主題的意象和想法,讓表現更有深度。最後,學生透過「技藝猶新」、「為愛瘋狂」與「我思故我創」三種理念展區呈現自己對未來職業的各種期待和想像,其中有需要技術、具有創新點子的創造性職業;也有需要耐心、熱情帶給人正能量的職業;還有著重思考、創意具未來性的職業。徐繪珈結語讚道,透過任務歷程學習,讓學生充滿自信、勇敢與希望,這就是廣達「設計學習」計畫推動中渴望達成的目標。

廣達「設計學習」每年伴隨十八校的策展成果,固定會舉辦實體聯合成果展覽及論壇,今年因應新冠疫情全部轉為線上辦理,6月14日下午首先登場的論壇活動共歸納整理出三項主題,分別是「如何創造與激發一個前所未見的任務情境與規準」,「如何打造一個原型實驗場域的點子實驗室」,「逆向設計、以終為始,學生作品的想像與引導」。論壇透過資深教練團精闢解說和提問,與在線二百多名教師相互交流分享,最後破解出明確可行的「解決問題」方法。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