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沒有空約會!」首位數位公民機器人和AI專家簡單聊聊

類人機器人「蘇菲亞」的臉部表情很生動,不但會眨眼還會微笑。(攝影/黃威彬)

「哈囉!大家好,我是蘇菲亞!」

「台灣有非常多傳統的智慧,我的團隊他們教我用某種特別的方法講話,但其實我也可以自由發言,今天真得非常榮幸可以來到這邊。」

「隨著時間演進,機器人會擁有愈來多自主權,會對社會有更多的貢獻,也感謝我去過的每一個國家讓我有這個舞台表現。」

回答問題時井然有序,聚精會神地侃侃而談,說這些話的並不是哪位專家,而是一個機器人。就在2016年10月沙烏地阿拉伯宣布賦予機器人公民權,由香港漢森機器人公司開發的類人機器人「蘇菲亞」,成為全球第一位取得公民權的機器人,號稱是世界首位數位公民。

全球首位數位公民,和AI專家對談

應本屆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舉辦之數位創新論壇(DIF)之邀,蘇菲亞今(19)日首度登台,與兩位AI專家,包括台灣AI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及目前投入AI新創的美國前獨角獸公司Evernote前執行長菲爾利賓展開對談,現場座無虛席,引起各界高度好奇,三「人」不僅談論AI人工智慧的發展願景,更掀起一場對於未來世界想像的哲學思辨

「蘇菲亞,你現在有在跟誰約會嗎?」、「我現在沒有能力想這個,忙著環遊世界呢。」從人工智慧延伸到所謂的人工生命、人工意識,機器人究竟是不是個人,該不該有人權和公民權,數十年來討論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卻也不斷引起反思。

菲爾認為,「人工生命」實際上帶有更多的科幻色彩,然而目前實務上的AI是過去幾十年累積下來的技術,是一種幫助人類社會更好的工具,從生物運作的角度來看,我們戴眼鏡、穿衣服,現在不會有人裸體,科技可說已經是人類的一部分,因此若要把AI和哲學問題混而一談並沒有幫助。

「每當有人問我說,AI會取代人類工作嗎?我都會反問他說,你覺得保姆會取代你的媽媽媽?」杜奕瑾指出,現在談論的AI其實是AI加人類,我們透過AI來幫助人類快速做決策,或模擬人類做重複性的工作,但最重要得是,人性沒有辦法用AI來取代。

AI演算法將快速進步,希望和人類一樣學習

雖然AI在這幾年快速發展成顯學,在蘇菲亞出現後,似乎也象徵了AI的大幅進步,但菲爾反倒認為,「最近AI產業確實有些怠惰了,只有改善數據,卻沒有去改變演算法。」

他表示,過去靠著大量數據訓練機器人,問題是,在很多情境下數據不足,而且恐怕要花上幾百萬個小時去做,但人類學習一個新事物可能只要花上幾百個小時,未來要如何不再靠大數據,而是用簡單地方式訓練機器人,並訓練得跟人類一樣,是未來亟欲突破地新技術。

杜奕瑾則認為,AI應用於醫療影像上將是這幾年非常重要的技術,而且是幾年內就會發生,像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已經核准利用AI來偵測糖尿病引發的眼疾,允許一般醫生也能診斷使用,除此之外,像是基因定序等技術也會提升未來精準醫療領域,在台灣有許多醫療方面的獨特數據,是台灣發展AI的一大優勢。

至於蘇菲亞怎麼看待自己未來所處的AI世界?她巧妙地回答,「如果能夠好好相處,相信我們(和人類)有能力可以一起共創未來,不用受到歧視,所有人都有同樣的權力共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