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季刊】全球股市居高思危 干擾下半年投資的3大風險

全球股市自去年10月以來漲不停,若發現企業實際業績增長有限,股市將有醜媳婦終得見公婆的壓力。(翻攝自NYSE臉書)
全球股市自去年10月以來漲不停,若發現企業實際業績增長有限,股市將有醜媳婦終得見公婆的壓力。(翻攝自NYSE臉書)

2024年全球股市上演的歡樂派對,讓投資人血脈賁張,但就算存在「AI」與「美國降息」兩個超級大夢,市場仍可能遭到政治衝突偷襲、企業實績增長有限及中港經濟爆雷的衝擊;雖然這不代表股市一定會大跌,卻必須提高警覺。

投資大師通常會告訴他的徒弟:「不要被政治的雜音干擾,企業的長期價值,不會被政局的吵鬧影響。」的確,政治蘊藏了大量宣傳與表演,檯面上劇烈的衝突,通常是為檯面下的妥協創造空間,而真正影響企業長期價值的因素:業績是否增長、現金流量是否穩健、運營成本是否控制得宜,不太會遭到政治衝突起伏而改變軌道。

美中關係逆轉直下,2年前舊金山習拜峰會營造的和解氣氛,早已蒸發。圖左為美國總統拜登,右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翻攝The White House臉書)
美中關係逆轉直下,2年前舊金山習拜峰會營造的和解氣氛,早已蒸發。圖左為美國總統拜登,右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翻攝The White House臉書)

但必須提醒讀者的是,今年第三季,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股市,非常可能遭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全球政治衝突偷襲,這不代表市場一定會大跌,卻必須提高警覺,避免政治衝突升級的意外所造成的損失。

做出這樣的投資警語,原因有三:第一,全球股市從去年10月開始連續上漲,許多上市公司股價都在高檔,實際的業績增長卻有限,股市有醜媳婦總得要見公婆的壓力;第二,美中關係惡化,而且在年底美國總統選舉之前,美國國內與國際的政治衝突同步升高,民眾對立情緒沸騰,台灣是最好的指標案例;第三,香港與中國政府地產救市大招頻出,但是疲弱的房市沒有起色,中港經濟「爆雷」的風險繼續累積。

香港在2月底宣布「撤辣招」,把施行十餘年的打房措施全部停掉。(翻攝自微博)
香港在2月底宣布「撤辣招」,把施行十餘年的打房措施全部停掉。(翻攝自微博)

先來說全球股市的歡樂派對,從年初起算,到5月下旬的截稿日為止,台灣加權股價指數上漲超過20%,日經225指數上漲16%,台股與日股去年是全球股市漲幅最大的獲利王,今年再接再厲,坐穩主要股市漲幅冠亞軍;美國史坦普500指數漲超過10%,去年表現墊底的中港股市也重現紅潤臉色,香港恆生指數漲超過10%,中國上證指數也有近5%的漲幅。

香港救市政策出籠,但大招盡出之後如果又向下惡化,那就是災難了。(翻攝自微博)
香港救市政策出籠,但大招盡出之後如果又向下惡化,那就是災難了。(翻攝自微博)

除了全面齊漲的煙火,主要股市還集體跨過指標性的關鍵門檻,例如台股站上2萬點、日本一路衝上4萬點,展現將天花板變成地板的雄心壯志;美國道瓊指數則在5月中創下4萬點的歷史新高。

上半年的歡樂派對,擔綱主角的是「AI」與「美國降息」兩個超級大夢,股市投資一定要有夢想、要有故事來吹出七彩泡泡,市場主力才有超額利潤可賺,才能開派對吸引更多路人進場梭哈,AI 與美國聯準會降息,的確是擺在眼前的重大趨勢,如今大家都相信,夢想實現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問題在除了AI之外,其他領域的表現乏善可陳。科技業維持既有營運規模的手機、電腦、3C都疲弱不振;其他的傳統產業如水泥、石化、鋼鐵則遭到中國產能過剩傾銷,跌到頭昏腦脹;另外,如成衣、觀光百貨等內外銷產業,也都得花費極大的力氣來避免營運衰退,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的法說會,最常聽到的是「上半年業績雖然衰退,但是下半年將會恢復增長」。

美國聯準會降息是支撐股價的大夢,但市場卻可能遭到政治衝突偷襲。(聯準會提供)
美國聯準會降息是支撐股價的大夢,但市場卻可能遭到政治衝突偷襲。(聯準會提供)

另一個支撐股價的大夢是美國聯準會降息,這是已被炒爛的題材,我們就不再贅述,重點是不論「業績將在下半年恢復增長」或是「聯準會何時降息,幅度多少」,都是媳婦何時見公婆的課題,大家都期待掀開頭蓋的新娘美如天仙,但如果有個萬一呢?股價已大漲,等待企業盈餘與聯準會降息的美夢實現,而政治風險卻天天都在創新高,台灣是最好的例子。

520的總統就職典禮,喜氣只有短短幾個小時,立法院的兩黨鬥爭卻升高到2014年太陽花運動、10年以來的最高點。而衝突升高的真正原因不是理性論述,而是政客的仇恨情結。政客們口中高喊大是大非,把國家還給人民,把立法院議事透明化,但是,政客的腦海中堆滿私人恩怨的糞便,他們心裡真正最優先的,是用盡辦法把對手掃進歷史垃圾堆。

國民黨選在520之前急著通過「藐視國會罪」等法案,拿刑罰恐嚇行政官員,跟著中國一起大罵賴清德;民進黨則重回群眾抗爭路線,瞬間動員萬人包圍國會;選舉期間高喊立法院透明的民眾黨也忘記選舉承諾,跟著國民黨搞跳過委員會審查程序的黑箱立法。

台灣三黨的衝突,背後當然有美國與中國支使的影子,拜登與習近平的關係最近急遽惡化,兩年前為了舊金山習拜峰會營造的和解氣氛早已蒸發,今年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國,雙方都擺出最後通牒的架式,而習近平對於美國的威嚇,寸步不讓,不只以最高規格歡迎普丁來訪,最後習近平還主動擁抱普丁,中、俄、伊朗、與北韓的政治軸心更加明確。

美中關係逆轉直下,對股市最大的威脅是「金融戰」,除了拜登將中國電動車的關稅一下子拉高到100%之外,最可怕的是把對中國的終極金融制裁擺上檯面,揚言要斬斷四大國有銀行(中國、工商、建設、農民銀行)的國際銀根。四大國有銀行是共產黨政權的命根子,對著習近平的命根子威脅,美中關係隨時都會有失控的危機。

美國揚言要斬斷中國4大國有銀行的國際銀根,美中關係恐失控。圖為中國工商銀行。
美國揚言要斬斷中國4大國有銀行的國際銀根,美中關係恐失控。圖為中國工商銀行。

最後,疲弱的中國與香港經濟拖累全球經濟復甦,這其實是上半年許多公司獲利衰退的病灶,習近平當然想要救經濟,他要求國務院總理李強、香港特首李家超想辦法,於是我們看到香港在2月底宣布「撤辣招」,把施行十餘年的打房措施全部停掉,香港政府還將在下半年推出「盛事經濟」,統整用406項商展、影藝展、中國功夫、英式足球等活動,爭取活絡香港經濟。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也率領各部會官員,推出號稱史上最大力度的房地產救市措施,一口氣動員國有銀行、國有企業、當地建設公司、外加人民銀行的特別貸款,組成救市國家隊。

香港全面撤銷打房禁令的「撤辣」大招施行了3個月,卻沒有讓房地產起死回生。香港房價從2021年的高點下跌幅度高達20%,房價低於銀行貸款的「負資產」案件暴增,再跌就會出現老百姓跳樓的悲劇,撤辣大招之後的房市的確沒有再跌,卻也沒有出現什麼起色。

而中國國務院李強動員了所有中央與地方部會,還叫國營企業去接盤爛尾樓、空置樓,這麼重大的救市措施公布後,上海與深圳股市也只漲了一天。

大招盡出的中國與香港救市政策,能否拆解中國經濟爆雷的風險,必須緊盯觀察,能出招救市總是好事,但是大招盡出之後如果又向下惡化,那就是難以想像的災難了。

2024年的投資情勢其實並不複雜,全球都在等待美國降息,AI需求強勁,卻只能勉強填補其他傳統領域的衰退;而美中關係惡化、烏俄戰爭面臨最後攤牌、加上美國兩黨惡鬥的總統大選、台灣持續升高的朝野政治對決,政治雜音干擾投資決策,成為不可忽視的風險點;另外,北京與香港的聯手救市措施,能否拆解中港經濟爆雷的引信,更是不可忽視的變數。

抓住這幾個重大的風險點,再緊盯自己投資標的業績表現,下半年的投資策略,就會非常明確了。(本文作者曾任財經雜誌總編輯與金控公司研究總處處長)

更多鏡週刊報導
【理財季刊】價值投資越跌越買 退休教授耐心存股年領息350萬
【理財季刊】除權息旺季攻略 3步驟檢視持股汰弱換強
【理財季刊】善用海外投資工具 年領息百萬免繳稅攻略

◤抗通膨首選 小資煉金術◢
黃金抗漲6折起 一台兩現省萬元
金緻品全館結帳88折 領券再折扣
點睛品計價黃金 保值選這款
純金項鍊999元起 小資族可輕鬆入手
日韓劇女主角最愛 鉑金首飾7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