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最前線】半導體界量化寬鬆來了 10檔晶片法案受惠股出列

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晶片法案,市場認為,此法將重洗世界半導體版圖,而國內預料有10檔受惠股。
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晶片法案,市場認為,此法將重洗世界半導體版圖,而國內預料有10檔受惠股。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正式生效,替美國半導體生產和研究挹注高達527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元)的政府補貼。專家紛紛指出,此法將重洗半導體界版圖,讓美、中2國科技爭霸進入白熱化;在台股投資上,受惠者包括擬赴美設廠的台積電、中美晶,及其建廠設備商,而背後最大潛力族群,預料將是英特爾產業鏈。

「美國晶片法案,簡單說就像半導體界的量化寬鬆。」台大電機博士曲建仲表示,晶片法案利用龐大的政策補貼,吸引全球半導體大廠進駐美國,對台積電、三星來說具短線利多,因為在美國建廠成本極高,補助款將能有部分幫助。而最大受惠廠商則是英特爾,主要原因在英特爾拿到最多補助款,而原本英特爾在先進製程與代工成本都落後台積電,補助款能拉近其與台積電的距離,增加競爭力。

美國銀行指出,英特爾在未來五年可能獲得約100億至150億美元的援助,而摩根士丹利與設備供應商調查表明,台積電美國晶圓廠可能從晶片法案中,獲得10億至20億美元的補助,並預估大約是台積電亞歷桑納廠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600億元)資本支出的10至15%。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理財最前線】揀便宜小心惹麻煩 拆解房市3大特殊產品
【理財最前線】看財報選賺錢好公司 7檔步步高升股出列
【理財最前線】iPhone 14迎拉貨旺季 7檔蘋概股主力歸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