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收藏南排灣文物 屏東獅子鄉飛往選件返鄉展出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13日電)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收藏近50件台灣南排灣族古文物,屏東縣獅子鄉公所今天由鄉長朱宏恩帶隊,一行10人搭機飛往瑞典,將親自檢視文物狀況並為明年文物在台的展覽選件。

國立台灣博物館從2022年與獅子鄉公所合作,透過田野調查勾勒出文化脈絡與歷史連結,考證日本人在屏東縣原民獅子鄉境收集50件南排灣族文物,包含服飾、器物、飾品和工藝品等。而獅子鄉公所、國立台灣博物館與瑞典館方去年底也簽署合作備忘錄,預計讓文物以國際交流方式返鄉展出。

朱宏恩(Paljaljim Matuljitulj)今天帶隊從高雄國際機場出發,展開10天文化研究與交流。朱宏恩接受媒體聯訪時說,此次成員有修復師、工藝師,這次至瑞典最重要的任務是到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的文物典藏庫房調查研究文物,也要與瑞典館方討論藏品物況,以及修復、展示方式等。

朱宏恩說,希望此次交流能進一步了解文物如何到8950萬公里遠的國家,內心當然希望這些文物最後能回到自己的國家和部落,但現在先以研究調查和交流為主,也期待未來透過國家單位更多幫忙能有進一步成果。

朱宏恩也強調,此行除了帶著部落族人期待文物返鄉的盼望,這也是台灣目前29座的原住民文化館,首度最大的突破與嘗試,將百年以來流落在世界角落的文物,以實體文物跨國返鄉展覽途徑,讓文物回到原本的故鄉。

獅子鄉公所指出,鄉公所及文物陳列館從2022至2023年,進行了2年的初步文物調查,期間舉辦14場次部落會議及22場次個別深入訪談,初步辨識目前在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約50件疑屬南部排灣族的文物。部落對文化傳承非常期盼,這也奠定此次踏上8950公里的旅程。

獅子鄉文物陳列館文專人員何鳳美(Nuai Giring)告訴中央社記者,去年瑞典館方曾派研究員到獅子鄉參與田調,此次是獅子鄉團隊首次前往瑞典,希望能補足過去2年以視訊、圖像分析的不足,並帶回更多文物形制、圖紋、製作工法等細節紀錄。(編輯:李淑華)11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