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幾乎人人擁多語言能力 文化交流與保存傳統成重要課題

瑞士位於歐洲心臟地帶,四周緊鄰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如此多元的背景交織出豐富的文化,國民使用的語言當然也不只1種。

瑞士小學生說:「3年級時我們開始學英文,5年級時學法文,我的母語則是瑞士德語。」

瑞士大學生則表示,「我在家講義大利語,我的家人是瑞士義大利人,而我是上雙語學校,說英語和德語,所以我很了解這2種語言。」

大街上隨機找人一問,從小學生到大學生,幾乎每個瑞士人都有使用多種語言的能力。為尊重不同族群的特殊性,瑞士除了以法律明定國家語言外,自1995年起允許各州自行制定雙語課程,讓不同語言自然融入生活中。

記者梁雁報導,「瑞士有4種法定國家語言,包含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及羅曼什語。根據調查,有超過6成人口講瑞士德語、22%講法語、8%講義大利語以及0.5%講羅曼什語。在這當中,有許多人是選擇1種以上語言作為常用語言,最近受到移民的影響,許多人也開始說英語和其他外語。」

根據日內瓦大學研究,瑞士全國共有將近400個雙語學程,其中五分之四分布在高中階段,有些課程甚至是以目標語言授課,打造更全面的沉浸式學習環境。

而來到當地家庭和生活中,語言使用的情形又有了不同的變化。

瑞士台德混血高中生顧紫理說:「我跟我爸爸講德語,因為我也是德國人,但跟我哥哥就是講瑞士德語,跟朋友之間也是。像我在台灣也有朋友,我就跟他們講華語。」

以流利的台語交談,自小居住德語區的顧紫理,加上母語總共能說7種語言,其中包括她這幾年很努力學習的義大利語,因為她所就讀的藝術高中要求以義大利語上課。

雖然身處優良的多語環境,顧紫理坦言,要駕馭多種語言仍得花費不少精力,也曾因為混淆不同語言而感到困擾。

顧紫理說:「因為我現在有上義大利文課,所以我在講法語的時候會想到義大利語,就會不小心講錯。」

事實上,儘管不同母語民眾之間會切換語言溝通,但多數瑞士人只精通1種國家語言;為提高學生的國際競爭力,德語區蘇黎世更公投決定,孩童7歲開始學英語、11歲才學習法語。

不過此舉卻也引發國家語言流失的隱憂,年輕世代看待英語優先的教育方向,意見也不太一樣。

一名瑞士大學生說:「我認為英文很重要,但如果能學中文也不錯,因為可以跟世界其他地方建立連結,但我的確認為會講英語很重要。」

顧紫理則認為,「無論要到哪裡,講英語大部分人都聽得懂也會講,但是像我們在瑞士有4種國家語言,我認為這也是很重要,我們得會法語或義大利語。」

先學國語還是先學外語各方爭論不休,瑞士籍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家言凱明則認為,人類通常會選擇最方便溝通的方式,這導致英語逐漸變成瑞士人常用的語言之一,各個語區的方言因此逐漸消失,對有些國民來說,這種現象的確傷害了民族情感。

言凱明認為,「這顯示了一個問題,若人們不學地區性語言,彼此之間溝通有更多方式,那該如何說服人們保留他們的傳統?」

另一方面,許多法語和義大利語區推動第2國語時,首選通常是標準德語,不過在日常生活中,學校根本沒教的瑞士德語,卻是民眾實際上更常使用的強勢語言。

言凱明指出,「如果跟孩子、家人或朋友說其他語言而不是母語,這樣感覺會很奇怪,這就是語言態度,這非常重要。我認為比起學校或政府給予支持,養成習慣更重要,也就是怎麼使用這個語言,而非只在學校學習,但日常生活卻不去使用。」

言凱明指出,若要阻止母語流失,瑞士有必要向下一代傳達每個族群的語言都有它的重要性和實用性。

顧紫理則分享多語言帶來的文化衝突,反而增進交流機會,讓她在面對來自相異背景的朋友時,能更友善看待他人的不同之處,並勇敢嘗試用對方的語言進行溝通。

也就是說,以增加國家競爭力為目的施行多語教育,推動難度恐怕不低,從瑞士的案例可以看到,確確實實在生活中使用學到的語言、培養不同族群之間包容力,才是多語言社會的核心價值。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義大利黑手黨老大逃亡30年 在西西里島就醫被逮
世足/安保路推射破門 瑞士1比0擊敗喀麥隆
台股早盤走高漲逾百點 攻1萬7000點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