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穗富里共力圈 教師工作坊精進教學

教師研習情況
教師研習情況

落實數位賦能,花蓮縣瑞穗鄉與富里鄉8所學校組成「共力圈」,以實體與線上混成方式,舉行「概念為本探究工作坊」,教師們共同研討,將探究策略融入各校的校訂課程創課中。


鼓勵偏鄉小校教師跨校組成社群,花蓮縣鶴岡國小、奇美國小、舞鶴國小組成「瑞穗共力圈」,學田國小、明里國小、東竹國小、萬寧國小及富北國中則組成「富里共力圈」,透過線上工具Jamboard與Padlet紀錄創課歷程,各校教師線上創課分享與交流。


鶴岡國小游可如校長表示,8所學校的教師透過網路平台,串連成一個線上大課堂,每次工作坊,教育處課發中心都會安排至少一位助理講師到各校,現場協作,讓老師們既可以實體發想、討論,也能透過網路平臺,與其他學校教師遠距分享,是新型態的教師研習模式。


奇美國小教師劉煒民表示,數位工具能幫助師生獲得更多的教學與學習資源,並能保存成果,有助於提升學習成效。富北國中教師游秀美則表示,混成教學透過平台工具(Padlet)的使用,讓遠端不在教室的孩子,能跨越距離,充份參與討論與對話,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花蓮縣目前已有新城圈、鳳林圈、瑞穗圈、富里圈等四圈。花蓮縣政府教育處課程科科長黃秀琴說,透過共力圈,可以看到各校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不只精進教師的教學,也提升學生的學習力。課發中心主任,中正國小校長李國明則強調,混成式工作坊,不僅是因應疫情而來的研習新形式,更是教師因應疫情,數位能力升級後的教學再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