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也可以高科技 有智能的垃圾車X會自駕的掃街車

一座適合居住的城市,除了街道、空氣、便利性、治安等指標,最無形也最基本的重要條件當然是城市的整潔與環境衛生,而默默維持這些的幕後無名英雄——清潔隊員與掃街車——卻鮮為人知。

當深夜或清晨大家還在睡夢中,清潔服務人員正在街道上為城市的乾淨努力著;而大家最熟悉、幾乎是到府服務的垃圾車,也有著許多清潔隊員努力不懈的身影。

隨著近年科技發展,民眾水平提升,一座進步的城市意味著乾淨的居家與整潔的街道日常,對於這些在第一線維持城市清潔而默默付出的人員,如何也透過科技創造新視野,達到「提升安全、優化管理」已成為國內近年關注的重要面向,除了不斷加強清潔人員職安教育訓練外,台灣也不斷朝向「智能化」與「自動化」兩大主軸發展,希望在科技輔助下,提升第一線人員的安全,更兼顧數位化管理的願景。

目前台灣在經過向全球各國取經後,逐步累績出兩大發展核心:智能化垃圾車與自駕掃街車。當民眾習於享受各種科技所帶來的生活便利,在為民眾提升環境品質的基礎工作這一端,也將從垃圾清運與掃街等面向,感受逐步走向科技化的過程。

環繞裝載分佈於車內外的十顆鏡頭完整記錄並彙整垃圾車的行車影像達到安全零死角的最佳狀態圖風傳媒資料畫面。(圖/風傳媒資料畫面)
環繞裝載分佈於車內外的十顆鏡頭完整記錄並彙整垃圾車的行車影像達到安全零死角的最佳狀態圖風傳媒資料畫面。(圖/風傳媒資料畫面)

環繞裝載分佈於車內外的十顆鏡頭完整記錄並彙整垃圾車的行車影像達到安全零死角的最佳狀態圖風傳媒資料畫面。(圖/風傳媒資料畫面)

一輛智能化垃圾車的誕生

導入智能化科技的垃圾車,外觀看起來與一般垃圾車並無二致,但當坐上駕駛座便能領略科技導入所帶來的精彩。相對於傳統垃圾車一如往常穿梭大街小巷,總有冷不防孩童竄出或者機車爭道的危機時刻,然而透過搭載具盲區偵測的裝置,將為行車提供絕佳輔助,大幅降低執勤中的風險與事故,而DVR主機則透過整合十組車內外鏡頭,結合ADAS、BSIS、DMS三大駕駛安全輔助系統,提升整體安全,至此,一輛智能化垃圾車即將誕生。

其中幾項具指標性的設計包含,最核心的「大腦」即車聯網主機;車輛的「中樞神經傳導系統」即駕駛安全輔助系統,包括ADAS整合式行車安全輔助系統、BSIS內輪差盲區主動警示系統以及DMS駕駛行為偵測系統;此外,車輛最重要的「眼睛」則透過環繞裝載分佈於車內外的十顆鏡頭,整合為DVR攝影鏡頭系統,完整記錄垃圾車的行車影像,達到安全零死角的最佳狀態。

搭載了先進的車聯網主機與相關配備後,一輛智能化垃圾車的誕生不可或缺的還需能與行控中心即時連線的能力,換言之,當所有垃圾車都上路執勤時,行控中心就像是大腦中樞,哪一輛垃圾車正在哪執勤、遇到什麼問題、車內狀況如何……都能瞭若指掌,更重要的是,這些監控資訊最後都將彙整成為珍貴的大數據,為日後的各項所需備好資訊,提供研發團隊進一步分析、設計,而不需再以傳統人工方式記錄、調閱,省時省力,精確無比。

ADAS整合式行車安全輔助系統示意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
ADAS整合式行車安全輔助系統示意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

ADAS整合式行車安全輔助系統示意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

ADAS整合式行車安全輔助系統

為解決垃圾車體普遍較高,易造成駕駛視線死角等問題,透過搭載置於駕駛艙內擋風玻璃的ADAS整合式行車安全輔助系統,將有效輔助辨識車前狀態,當車輛於一般道路行駛時,除具車道偏移警示功能,一旦進入巷弄穿梭,甚至夜間行車、雨日視線不佳等風險情境,ADAS都將有助於駕駛確實掌握整體車前狀況。

BSIS內輪差盲區主動警示系統示意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
BSIS內輪差盲區主動警示系統示意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

BSIS內輪差盲區主動警示系統示意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

BSIS內輪差盲區主動警示系統

相對於ADAS,BSIS則置於車外,提升環繞車輛的視野輔助與主動偵測能力,適用於執勤低速時、車輛四周的盲區範圍,因此鏡頭除具超廣角規格,還可偵測接近車體的移動物,包括汽車、機車、腳踏車,特別是行人、幼童等,若有移動物靠近,即主動發出警報,提醒駕駛與外部靠近的車輛與行人。

DMS駕駛行為偵測系統示意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
DMS駕駛行為偵測系統示意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

DMS駕駛行為偵測系統示意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圖/翻攝自奇美車電官網)

DMS駕駛行為偵測系統

專注駕駛是維護行車安全的第一道防線,許多交通事故的背後常伴隨著駕駛的異常行為如分心、疲勞等人為因素,此時透過搭載DMS駕駛行為偵測系統,除透過智能偵測即時提醒駕駛,更可將相關警示資訊同步彙整至遠端監控平台,幫助行控中心判讀駕駛是否需要立即協助,以期達到最佳執勤狀態。

為降低第一線人員的職災風險自駕掃街車的發展應運而生圖風傳媒資料畫面。(圖/風傳媒資料畫面)
為降低第一線人員的職災風險自駕掃街車的發展應運而生圖風傳媒資料畫面。(圖/風傳媒資料畫面)

為降低第一線人員的職災風險自駕掃街車的發展應運而生圖風傳媒資料畫面。(圖/風傳媒資料畫面)

搭載智慧決策科技,安全的自動掃街車不是夢

傳統的街道清掃工作,經常伴隨著需於清晨或深夜等危險時段投入;此外,除了一般街道,甚至較為危險的地段空間,比如人煙罕至的高架橋底下、車輛速限較高的快速路段等,同樣有清掃需求。為降低第一線人員的職災風險,自駕掃街車的發展應運而生。

而自駕掃街車能上路運行,最核心的關鍵則在於需能即時判斷各種路況並作出反應,幾項重要情境包含:行經有號誌的路口,能自動辨識黃紅燈並作出相應如自動降速、於道路停止線前煞車等行為。其次,自動掃街車能隨時透過感測器偵測路徑是否出現障礙物,透過即時運算智慧決策能力,自動避障,使車輛作出即時停止或進行車道變換等行為。

這些設計背後都來自於對實境運行場域的深遠思考,透過車輛本身搭載的科技裝置及智慧決策系統,解決一般道路常發生的人車闖入問題,以敏銳的偵測與判斷、決策與執行,科技的發展將帶來正面的輔助,並呈現超乎人類視覺聽覺等感官侷限的強大能力,進而使安全的自動掃街需求不再是夢。

在不久的將來,透過為垃圾車、掃街車搭載適當的科技裝置、導入車聯網等先進技術,研發更多改善環境清運與清潔等需求的科技能力,將進一步為辛苦的一線環境清潔維護人員提升安全,「智慧環保」將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因應近年全球COVID-19疫情,各領域科技發展同時也屢獲突破,面對智慧環境清運與清潔的科技開發,除了使生活更加便利,也不失為降低人與人不必要接觸的解方。目前國內也有科技公司針對相關安全需求不斷投入努力,像是致力透過自動駕駛技術與車聯網設備的研發,期使垃圾清運與街道清潔等相關工作更加有保障。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以後不用再追垃圾車?24小時「智慧垃圾桶」街頭現身!做回收還能立刻賺現金,實在太便民
相關報導》 垃圾車音樂太好聽,她以為是冰淇淋車!比利時青年道出心中最難忘的「台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