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的寧夏! 如何打造無痕低碳飲食環境

台灣在2002年,首次推出限制塑膠袋政策,包括公部門、學校,百貨 賣場,都不能提供塑膠袋,鼓勵民眾自備環保袋。2018年,擴大限塑令,像是藥局、商家、飲料店,都全面禁止,民眾必須自己花錢購買塑膠袋。 限塑令推行至今,20多年過去,環境部推估,塑膠袋回收率,不到一成。如此低的數據,原因多元。第一,塑膠袋方便攜帶、收納,走一輪菜市場、夜市,隨手買些蔬果、小吃,手上至少就有四、五個塑膠袋,再者,用完後,這些塑膠袋的重複使用率高嗎? 對應回收率,答案可想而知。環境部,預計七月開始,在全台40個夜市、市場推行禁塑政策,攤商不再主動提供塑膠袋,業者們樂見其成,因為成本明顯降低,但民眾買單嗎?

民眾:「袋子 大大小小都有,湯湯水水 我就盡量在這邊吃,這是我的袋子 這個很大,裡面就是可以裝 響應環保。」

夜市店家林秋雲 :「 我直接拿給他(民眾)現吃,就減少一些 至少二成(塑膠袋)。」

20多年前就逐步推行減塑、垃圾減量的台北寧夏夜市,環保行動有一定程度效果;不過,對於許多傳統夜市來說,減塑推廣,仍有難度。

新北市環保局股長陳烱力:「因為有可能臨時想到,今天晚餐 不然我們,去逛一下夜市好了,環保容器 甚至環保餐具,比較難去自備 。」

台灣夜市商圈產業工會總會長林定國:「(傳統夜市)給水不方便,(店家)推出一桶水, 從早洗到晚 (民眾寧願用免洗餐具)。」

儘管如此,夜市響應減塑,有成功方法可循。

台北圓環太平永樂町理事長蘇武賢:「你只要帶(環保餐盒),我們就自動加量 把你加好加滿,你本來要119元,可是你現在只要89元,你只要自備餐盒 你賺30塊。」

寧夏夜市,大約九成店家響應,民眾帶容器購買食物,加量不加價;只是,店家用心烹調、響應環保,卻多出約10%的成本,補得回來嗎?

台北圓環太平永樂町理事長蘇武賢:「我如果只顧及我的利潤,我擔心我的成本, 那我的客人 只有一次性的,讓客人影響客人 來就很簡單,也不用講話 東西(環保盒)拿過來, 我就知道他要吃什麼了,客人喜歡這種感覺 被記住的感覺。」

跟客人搏感情,彼此雙贏,生意和減塑,長長久久;七月開始,環境部將從全台40個傳統市場、夜市示範,不主動提供塑膠袋,環保團體認為,推行全國性政策,公部門、產業要有配套措施。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徐聖惠:「活動內容 是不是有得到政府的支持,不要只是開了頭之後,沒有其他補助的行為, 讓這些店家或者民眾,可以持續去做這件事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主任張靖姿 :「(回收塑膠袋)食物汙染的狀態 ,(民眾)他們會比較擔心,(希望未來)循環回收的狀態,是有一點設計,譬如說 有一些尺寸的分類 。」

以寧夏夜市,陸續推出的環保袋、環保提鍋為例,分層、分大小、材質各不同,未來還將植入晶片,紀錄減碳成效;新北市環保局,設置337處REGAG循環箱,讓塑膠袋、環保袋,循環使用,每個人約減少一半的使用量。民間與公部門,攜手解決難題。

台灣夜市商圈產業工會總會長林定國:「攤商你需要給我們一個水龍頭,產生的油汙水 透過油脂截油槽,把乾淨的水過濾出來,把油留在截油槽裡面。」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模擬手術圓滿落幕 送別無語良師
行動浴佛到岡山榮家 牽起美好回憶

◤減塑一起做 環保杯這裡挑◢
大容量冰霸杯 超強效保溫推薦
熱銷排名手搖隨行杯 買1送1
星巴克最新杯款 這邊通通有
網推高CP值保溫杯 四季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