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辦循環經濟峰會 為解決環保問題搭國際平台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辦「2019台灣循環經濟高峰會」,15日在台北文創大樓揭幕,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前)表示,以夜市經濟為例,如民眾能重覆使用餐具,就能影響業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辦「2019台灣循環經濟高峰會」,15日在台北文創大樓揭幕,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前)表示,以夜市經濟為例,如民眾能重覆使用餐具,就能影響業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15日)在台北邀請國際專家參與「2019台灣循環經濟高峰會」,環保署希望透過峰會與各國建立落實循環經濟的國際合作平台,並共同思考如何從源頭到消費端的永續發展模式。#請聽蕭照平採訪報導#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5日在台北文創大樓,邀請聯合國環境總署國際資源小組、荷蘭、日本、越南、印尼等國專家,參加由環保署首度主辦的「2019台灣循環經濟高峰會」,希望透過這場峰會平台交換各國循環經濟的實務經驗、並以整體概念解決環保問題。

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表示,台灣在2018年發表了「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當中就包含了近年各國都很關注的循環經濟,他進一步表示,循環經濟無法單靠一國之力,必須跨國合作並以可行的商業模式才能建立永續發展的循環經濟。

蔡鴻德在會後受訪時提到,近來環保署之所以舉辦國際性的高峰會或論壇,主要是想打造平台,連接國際一起來解決環保問題。他說:『(原音)今年是希望從國際性的,包含歐盟、亞洲地區找齊,去打造一個平台。歐盟這幾年已經訂出很清楚的目標,2030年改變一次性的塑膠使用,大家一起來做,可能就有機會,所以這次找歐盟進來,主要目的就在這裡頭;這一次也打造亞洲平台,很多海洋廢棄都都是亞洲國家自己產生的,所以我們大家一起來做。』

除了建立平台,蔡鴻德認為翻轉民眾的消費認知也很重要。他以夜市為例,指各地環保局開始規劃油煙處理設備、在下水道加裝油脂分離器、場地統一臨時供電、推動重複使用餐具等措施,一方面提升環境也逐步影響民眾認知。

蔡鴻德強調,循環經濟必須跨國合作,並從源頭到消費端設計誘因、翻轉認知,才能建立循環經濟產業鏈的永續力量。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