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攜手NASA合作科研機監測揭高屏空污元凶 可從石化產業煙囪監測著手防制

環境部與NASA、亞洲多國合作,11/14日分享研究成果。(取自環境部網站)
環境部與NASA、亞洲多國合作,11/14日分享研究成果。(取自環境部網站)


環境部今年2至3月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科研飛機及國內外學者協作高屏3D空品實驗,掌握高屏地區影響空氣污染的氣象條件與大氣環流型態,也首次量測到高屏地區及背景大氣的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濃度。研究揭示,500至1,500公尺的高度常受溫暖的南風影響,使得近地面低層大氣中的空氣污染物受影響難以向上擴散。針對量測結果,學者建議高屏空污管制可從精進石化產業煙囪監測管理著手。

環境部今(14)日舉辦「攜手NASA與國內外學研合作高屏3D空品實驗成果」記者會,環境部表示,環境部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合作,環境部整合國內15個政府機關與20個學術研究機構,攜手NASA進行高屏3D飛航空氣品質實驗,今年初安排NASA的GIII及DC 8科研機於2月28、29日及3月13、14日進行密集觀測。

環境部指出,這是首次由NASA與國內跨部會及學者專家合作的重大3D空氣品質實驗,科學證據明確地解讀了高屏地區從地面至3,000公尺間的具有不同風帶分佈特性。研究揭示,500至1,500公尺的高度常受溫暖的南風影響,使得近地面低層大氣中的空氣污染物受影響難以向上擴散。

此外,地形效應引發的渦流現象,加劇了污染物的滯留與累積,進而影響高屏的空氣品質。DC-8飛機與無人機觀測200至500公尺的細懸浮微粒(PM2.5)、臭氧(O3)及前驅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濃度較地面更高,其中主要成分是具高反應性的烯類及芳香烴類化合物包括乙烯、甲苯和二甲苯;無人機搭載同樣高度的採樣分析結果也有同步掌握,後續需加強此類高反應性VOCs的管制。

環境部說明,本次促進產學合作新研發之國產多測項空品感測系統,能每分鐘量測O3、PM2.5、NO2、CO、氣象數據等,與NASA飛機量測數據趨勢一致性相近,同樣具有監測解析垂直空間之空氣污染物變化情形,已具商業價值,有機會推廣至東南亞七海計畫參與國家。

環境部強調,這高屏空品3D實驗,透過專家們合作解析高屏空污三維分佈與傳輸特徵,NASA超級測站也監測超細懸浮微粒(ultra-fine particles, UFP)的物理特性與化學成分組成,再與模式結合及驗證,得作為空污防制治理及健康評估的重要科學數據,而整合地面測站與垂直觀測及與飛航監測的比對結果皆可與校驗衛星觀測的結果。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暨大氣物理所、化學系所特聘教授林能暉表示,影響空污的3大因素,包含地形,大氣環流及排放;過去的監測都是在平地,高空中的污染物流布是依照模擬,這次的實驗則是提供明確的科學證據。

林能暉指出,實驗發現石化工廠排放的芳香烴類化合物也存在於高空中,包含乙烯、甲苯和二甲苯等;過去可能知道地面上有這些污染物,但這次是發現原來在高空中濃度更高。後續可校準空品模式做出更精準的空品分析。

更多太報報導
離岸風電專案曝險上千億元 開發商盼本土融資支持
高雄淹水害騎士遭「沖進溝渠」溺斃!父母提國賠逆轉勝 市府這樣說
喪屍煙彈危害社會甚鉅 法務部審議通過依托咪酯類為第二級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