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籌組SRF營運體檢輔導團

環境部表示,對於近日外界關切桃園環保科技園區三家SRF廠入園爭議,環境部為環境把關責無旁貸,將籌組SRF輔導團,對SRF製造廠及使用廠進行全面體檢及產業輔導,找出現有問題環節,提出因應對策。短期進行產業輔導,診斷問題並提出解方及體檢報告書;中長期則盤點SRF營運動態及效益,提出SRF發展白皮書,並協助業者成立聯盟,建構SRF轉廢為能良好的發展環境。環境部表示,地方政府亦應具備處理轄內廢棄物的能力,地方政府如果評估有同意設廠的需求,在核發許可時,仍應要求新設廠需符合各項法規,更要做好社會溝通,維護環境正義,業者如不符相關環保法令,地方政府可依法處分。

廢棄物「轉廢為能」是邁向淨零的路徑之一,我國參考歐盟、日本等先進國家發展趨勢,推動可燃廢棄資源燃料化,為強化管理,環境部已於三月廿二日再次修正「固體再生燃料製造技術指引與品質規範」,加強料源管制,比照國際ISO標準訂定我國SRF品質標準,建立產品分級制度,製造廠採三階段技術審查(書面、現勘、試運轉)及建立中央地方會審機制,提升審查品質,以確保製造廠產製SRF的能力,從廢棄物中篩選出廢紙、廢塑膠、廢木材等非有害且具適燃性廢棄物,經過純化及均質化等程序,轉製成符合品質標準之固體再生燃料(SRF),並檢視料源、製造程序及販售流向各環節是否符合規定,提供給既有使用生煤當燃料的鍋爐使用,不僅能解決垃圾問題,還能取代生煤使用,減少碳排。

對於外界關心SRF使用廠造成空氣品質問題,環境部刻正辦理檢討及整合相關法規,嚴格明定可使用SRF作為燃料之設施形式為流體化床式鍋爐、水泥旋窯或符合再生能源管理辦法之發電設備,並應具備戴奧辛、粒狀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等污染防制設施。同時就現行SRF使用廠參照歐盟、日本標準,將加嚴戴奧辛標準及提高定期檢測頻率,相關法規預計於六月底前完成預告作業,以落實強化管制SRF使用者之空污排放情形,降低對空氣品質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