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頒獎38個績優低碳村里

環境部長薛富盛與一一二年低碳村里競賽得獎村里大合照。(圖:環境部提供)
環境部長薛富盛與一一二年低碳村里競賽得獎村里大合照。(圖:環境部提供)

▲環境部長薛富盛與一一二年低碳村里競賽得獎村里大合照。(圖:環境部提供)

環境部舉辦「低碳永續家園」績優村里明星賽結果出爐,由各縣市環保局推薦績優村里減碳作為與成果參賽,經評選後,環境部長薛富盛於今(十五)日親自頒發獎座給卅八個獲獎村里,表達最高的敬意與謝忱,並鼓勵村里傳承減碳經驗,以全民參與方式落實淨零綠生活。

薛部長表示,今年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我國雖非聯合國成員,但仍以實際行動代表臺灣參與氣候公約的活動,向全世界表達推動淨零排放的進展,今年二月十五日蔡總統頒布「氣候變遷因應法」並實施,明年開始進入排碳有價時代,而要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民眾的「行為改變」是重點之一,因此每個村里都是推動低碳行動的先行者,也是生活轉型的重要典範。

環境部持續推動「低碳永續家園評等推動計畫」,從「生態綠化」、「綠能節電」、「綠色運輸」、「資源循環」、「低碳生活」及「永續經營」面向,發揮村里因應氣候變遷軟實力,目前已累積認證1340個村里,其中124個獲得銀級,1216個獲銅級。本次競賽由各縣市環保局推薦績優村里參加,分銀級及銅級組各評選出特優二名、優等三名及佳作十名,以及入圍獎八名。銀級組特優得主為宜蘭縣員山鄉內城村及高雄市旗山區東昌里;銅級組特優得主為新竹縣寶山鄉新城村及宜蘭縣蘇澳鎮朝陽里。

高雄市旗山區東昌里為鄉村型社區專種香蕉,過去農業所產出的剩餘資材多以露天燃燒或堆置丟棄,如今當地蕉農把香蕉從葉→包墊紙、果實→香蕉乾、果梗→生物炭、莖→編織包,並發展具地方特色的伴手禮,將香蕉「全利用」的理念發揮的淋漓盡致;另外也結合社區成立農產直賣建構自主財源,回饋地方設置不彎腰菜園、推動蚓菜共生的友善環境耕作、綠牆與雨水回收系統,更將這些成果凝聚串聯打造社區型環教場所。

宜蘭縣員山鄉內城村位於蘭陽平原上游,該村為保護源頭水質,定期辦理水環境巡守,並利用在地豐沛水資源的特色,設置微型水力發電系統,作為當地農園的電力來源之一,發揮「一滴水用三次」的精神(發電、灌溉、民生使用),也發揮創意將閒置耕耘機「鐵牛」搭配「鐵馬」發展具農村特色的低碳旅遊,與周邊的社區、農場及觀光工廠及返鄉青年等結盟,發展出綠色旅遊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