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管署公廁競圖 大葉大學空設系囊括5獎

▲環管署公共廁所競圖活動,大葉大學空設系囊括5個獎項大合照
▲環管署公共廁所競圖活動,大葉大學空設系囊括5個獎項大合照

【記者 廖美雅/彰化 報導】環境部環境管理署辦理「美質如廁環境-如你打造」公共廁所競圖活動,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大放異彩,獲頒2項優等與3項甲等,包辦了8件獲獎作品中的5個獎項。

空設系助理教授林碧絹指出,環管署的競圖設計比賽,希望能打破大家對公廁髒亂、潮濕、不舒服的印象,提升公共設施的美感和功能性,空設系二年級學生結合2050淨零碳排的永續思維提出多件作品,有的選用友善環境的綠建築材料,有的把公廁概念與大自然環境結合,有的提出共享空間,增加互動性,學生們的創意與設計受到評審委員肯定,作品「L·A·B」、「街角廁話-城市漫步的休憩驛站」獲評優等,各獲獎金新臺幣3萬元,「橋下廁劃-城市中介的公廁」、「翠葡醉人處」、「城市綠洲」獲評甲等,各組獲獎金1萬元。

▲大葉大學空設系洪駟豪、林彥妤「L•A•B」模型

優等作品「L·A·B」由施明宏、羅文佑老師指導,空設系大二生洪駟豪、林彥妤共同設計,提出試管型的街道式廁所,選用輕便且透明的PC組裝式零件,試管空間除了當廁所,也可以作為電話或唱歌的包廂,避免被打擾,可以根據各地不同的需求進行組裝搭配,讓公廁場域更像是與環境發生化學變化的實驗室。

▲大葉大學空設系洪駟豪(右)、林彥妤(左)設計的試管型公廁獲優等

優等作品「街角廁話-城市漫步的休憩驛站」由章順敏老師指導,空設系大二生莊振彬設計,力求改變人們對廁所的負面印象,基地選在國小周邊的街角,將固定式廁所打造為休息的空間,不只是廁所,也是交流休憩的小型社區驛站。

▲大葉大學空設系莊振彬「街角廁話-城市漫步的休憩驛站」模型

甲等作品「橋下廁劃-城市中介的公廁」由紀彥竹老師指導,空設系大二生莊茗予設計,基地選址在員林火車站附近穀倉的橋下空間,以透光不透明的玻璃磚作為牆體材料,將原本閒置的空間改造為照亮城市的機會,搭配街道家具擺放,帶動鄰里串連。

甲等作品「翠葡醉人處」由林碧絹老師指導,空設系大二生林俊廷設計,觀察到彰化縣埔心鄉路葡萄隧道酒莊、埔心聖玄會媽宮、黃三元故居三個地點都有人流,選在後面的樹林設計兼具休息功能的公廁,除了綠建築和儲水設計,也運用廢棄葡萄藤枝做椅子,實踐永續精神。

甲等作品「城市綠洲」由林碧絹老師指導,空設系大二生沈昱丞、尤偉丞設計,為大安森林公園設計公廁,以寶特瓶作為建材,堆疊出環保又美觀的廁所外牆,同時回收雨水作為沖廁用水,約可節省三分之二的用水。(圖片提供/大葉大學)